雨润烟浓十二峰,云间合有楚王宫。
遥知别后西州梦,一抹春愁浅淡中。
雨润烟浓十二峰,云间合有楚王宫。
遥知别后西州梦,一抹春愁浅淡中。
这首诗《楚山清晓图》由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创作,描绘了一幅雨后云雾缭绕的楚山景象,充满了诗意与意境。
首句“雨润烟浓十二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水滋润下的群山,烟雾缭绕,层次分明,展现出一幅雨后山色迷蒙的美丽画卷。“十二峰”不仅点明了山的数量,也暗示了山脉连绵不绝的壮丽景象。
次句“云间合有楚王宫”,将视线提升至云端之上,想象中在云层之中隐藏着楚王的宫殿,既增添了神秘感,又暗含了历史的厚重与浪漫色彩。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传说相结合,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第三句“遥知别后西州梦”,转而表达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通过想象朋友在西州的梦境,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思念,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情感。
最后一句“一抹春愁浅淡中”,以“一抹春愁”收尾,将整幅画面的情感推向高潮。春愁,既指春天的忧愁,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这一抹淡淡的愁绪,如同画面上的一缕轻烟,悠然自得,却又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左山丛古木,萦带多美竹。
右山少平地,硱磳断苍玉。
于此岂无竹,萧疏倚岩谷。
上参九顶道,俯浸青溪澳。
于彼岂无石,嵌崖大如屋。
景业读书处,基构有遗躅。
始吾购二山,何为不相属。
中间古兰若,台观当山腹。
岩洞九十七,龙蛇所潜伏。
昔人作轩榭,高深寄林麓。
我乃巢西崦,手自亲锄斸。
青溪漫无际,岛屿相重复。
雨馀山更佳,春流涨平峪。
下瞰池阳市,修烟弄芬馥。
大江天上来,淮山点眉绿。
老夫岂无意,落日傲鸿鹄。
东岭亦诛茆,小庵粗容足。
六峰引南睇,九华势相续。
白云与谁期,千载媚平陆。
清旷无俗韵,修明资远目。
去秋已种麦,今春复栽粟。
野老岂余欺,东坡幸膏沐。
二山谁与适,最与枯藤熟。
相见讵无人,顾我真麋鹿。
百年一瞬事,何暇知委曲。
得此化馀年,不问君平卜。
《初创二山》【宋·沈辽】左山丛古木,萦带多美竹。右山少平地,硱磳断苍玉。于此岂无竹,萧疏倚岩谷。上参九顶道,俯浸青溪澳。于彼岂无石,嵌崖大如屋。景业读书处,基构有遗躅。始吾购二山,何为不相属。中间古兰若,台观当山腹。岩洞九十七,龙蛇所潜伏。昔人作轩榭,高深寄林麓。我乃巢西崦,手自亲锄斸。青溪漫无际,岛屿相重复。雨馀山更佳,春流涨平峪。下瞰池阳市,修烟弄芬馥。大江天上来,淮山点眉绿。老夫岂无意,落日傲鸿鹄。东岭亦诛茆,小庵粗容足。六峰引南睇,九华势相续。白云与谁期,千载媚平陆。清旷无俗韵,修明资远目。去秋已种麦,今春复栽粟。野老岂余欺,东坡幸膏沐。二山谁与适,最与枯藤熟。相见讵无人,顾我真麋鹿。百年一瞬事,何暇知委曲。得此化馀年,不问君平卜。
https://shici.929r.com/shici/yX6aj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