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弃钁下烟扉,正是欣逢快便时。
岂谓傍山根脚在,至今留得碍人枝。
白头弃钁下烟扉,正是欣逢快便时。
岂谓傍山根脚在,至今留得碍人枝。
这首诗名为《松坡》,是宋代僧人释了惠的作品。诗中以白头老翁弃锄归隐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首句“白头弃钁下烟扉”描绘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放下农具,离开尘世,回归简静的生活,暗示着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超脱。次句“正是欣逢快便时”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此时选择隐居的愉悦心情,认为这是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后两句“岂谓傍山根脚在,至今留得碍人枝”则寓意深远,借松树的形象表达人生哲理。松树虽生长在山边,根基稳固,但其枝叶繁茂,有时会成为阻碍他人前行的障碍。这可能暗指即使在隐居生活中,诗人也希望自己的智慧或影响力能对他人有所启发,而不只是自我封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隐居的场景,寓言式地传达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社会责任的微妙反思。
三岁度岭行,薄言观世枢。
壮心销流丸,林泉聊据梧。
归心存醉石,取似在枌榆。
江湖忧已亟,神尻梦可趋。
漆吏称昔至,周臣怀旧都。
流止互相笑,外身理不殊。
委形凭大化,中素故不渝。
兴感既有合,触遇孰为拘。
海尘无定变,聊崇芳兰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