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棉·其二》
《木棉·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天南烽火树,最是木棉红。

花发炎洲上,光连若水东。

珊瑚枝干似,翡翠往来通。

朝夕羽毛染,为巢朵朵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木棉花在南国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木棉花的形态、色彩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天南烽火树”,以“烽火树”象征木棉,巧妙地将木棉与南国的辽阔景象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壮观的氛围。接着,“最是木棉红”直接点明主题,强调木棉花的鲜艳夺目,如同南国的火焰,燃烧着对生命与美的赞颂。

“花发炎洲上,光连若水东”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炎洲之上,木棉花如火如荼地绽放,其光芒仿佛与东方的水流相连,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这里不仅描绘了木棉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旺盛与不息。

“珊瑚枝干似,翡翠往来通”则通过比喻,将木棉花的枝干比作珊瑚,既形象又生动,展现了木棉花的独特美感。同时,“翡翠往来通”则描绘了鸟儿在木棉花间穿梭的情景,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使整个画面更加鲜活。

最后,“朝夕羽毛染,为巢朵朵中”两句,将视角转向时间的流转,木棉花不仅在朝夕之间染上了鸟儿的羽毛,更成为了鸟儿筑巢的所在。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赋予了木棉花以生命的意义,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木棉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题韩致用五云书屋次程以文郎中韵

看山不出草堂门,门返萧萧是白云。

隐几松风生鹤梦,卷帘秋水爱鹅群。

坐开句曲仙人酒,起读临川太史文。

后夜柁楼乘月色,贺家湖上拟寻君。

(0)

送郑喧宣伯赴赤那思山大斡耳朵儒学教授四首·其二

绝漠同文轨,提封振古稀。

犬牙开武帐,元老秉天威。

白马紫驼酒,青貂银鼠衣。

那思山下水,曾睹六龙飞。

(0)

湘山寺无量寿佛

大地山河,无非佛者。此为真身,孰则为假。

滔淊清湘,瑶影如泻。一草一木,亦皆潇洒。

月明露寒,绿烟浮野。山禽涧鹿,悉谈般若。

我来自北,金鞍铁马。一笑石上,得清净舍。

巍乎梵宫,朱门碧瓦。弹指毗卢,风斯在下。

(0)

题唐十八学士登瀛洲图

经济才猷结主知,从容馆阁际明时。

都将治世安民策,散作裁冰剪雪辞。

五凤楼高天路近,百花香细漏声迟。

画图彷佛登瀛趣,展玩令人有所思。

(0)

松风慢.代送吴德夫衡阳巡检

溪亭春晚共离觞。何许是衡阳。

香罗初剪征衫好,东风里、快马轻装。

市远擘张閒暇,年丰虎落相羊。苍梧云尽暮天长。

山色似吾乡。莺啼绿树飞红雨,三千里、处处耕桑。

说与年年归雁,重来应念潇湘。

(0)

春山游骑图

淑气熏人醉似霞,子规声里欲飞花。

马蹄踏遍青山道,底事春深未到家。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