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学士秋怀·其八》
《和学士秋怀·其八》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身世浮云任去留,老来于此更悠悠。

却因削迹风波地,耳底风云得暂休。

(0)
注释
身世:指人生的经历和际遇。
浮云:比喻世事无常,变化不定。
任去留:任凭其自然发展,不强求。
老来:指年老的时候。
悠悠:形容心境闲适。
削迹:隐藏踪迹,不再涉足。
风波地:比喻复杂多变的社会或险恶的环境。
耳底风云:耳边的嘈杂声,比喻世事纷扰。
暂休:暂时停止,得到休息。
翻译
一生的起起伏伏任由它去,年老时在这里更加悠闲自在。
然而我选择在风浪中隐退,耳边的喧嚣暂时得以平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和学士秋怀(其八)》。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世事的超脱态度,以及他对老年生活的一种期待与享受。

“身世浮云任去留,老来于此更悠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看破和放下,他将自己的生命如同浮动的云朵一般,不再执着于世间的繁华。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变得更加深厚和悠长。

“却因削迹风波地,耳底风云得暂休。” 这两句诗则描绘了诗人在经历过世事风波后,选择了一种隐退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削迹”意味着抹去过往的足迹,而“风波地”则是指那些充满挑战和动荡的岁月。在这样的背景下,“耳底风云得暂休”表明诗人在内心深处,虽然仍然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变幻,但他已经能够享受一段短暂的宁静时光。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老年淡定、超然世俗的心境,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照。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朝乘

朝乘日车出,暮戴星影还。

颠冥朝暮中,出入咫尺间。

已觉素志非,更知人理艰。

小利专欲速,大德不踰闲。

(0)

鹧鸪天·其二七夕

乌鹊桥边河汉流。洗车微雨湿清秋。

相逢不似长相忆,一度相逢一度愁。

云却静,月垂钩。金针穿得喜回头。

只应人倚阑干处,便似天孙梳洗楼。

(0)

探芳信.西泠春感

步晴昼。向水院维舟,津亭唤酒。

叹刘郎重到,依依谩怀旧。

东风空结丁香怨,花与人俱瘦。

甚凄凉,暗草沿池,冷苔侵甃。桥外晚风骤。

正香雪随波,浅烟迷岫。废苑尘梁,如今燕来否。

翠云零落空堤冷,往事休回首。

最消魂,一片斜阳恋柳。

(0)

琴调相思引

生碧香罗粉兰香。冷绡缄泪倩谁将。

故人何在,烟水隔潇湘。

花落燕□春欲老,絮吹思浪日偏长。

一些儿事,何处不思量。

(0)

迎春乐·其一双调

清池小圃开云屋。结春伴、往来熟。

忆年时,纵酒杯行速。看月上、归禽宿。

墙里修篁森似束。记名字、曾刊新绿。

见说别来长,沿翠藓、封寒玉。

(0)

玉楼春.仙吕惆怅

玉琴虚下伤心泪。只有文君知曲意。

帘烘楼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

萋萋芳草迷千里。惆怅王孙行未已。

天涯回首一销魂,二十四桥歌舞地。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