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其一》
《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十年流落敢言归,鱼鸟江湖只自知。

岂意青天扫云雾,尽呼黄发寄安危。

风流吾子真前辈,人物他年记一时。

我欲折繻留此老,缁衣谁作好贤诗。

(0)
注释
十年:形容时间长。
流落:漂泊,流浪。
敢言归:敢于提及回家。
鱼鸟:比喻自己在江湖中的孤独。
自知:了解自己处境。
岂意:没想到。
青天:天空。
扫云雾:驱散乌云。
黄发:指老年人。
寄安危:寄托生死安危。
风流:风采出众。
吾子:您,对人的尊称。
真前辈:真正的前辈。
人物:人物事迹。
一时:一时之选。
折繻:古代写信的竹简,这里指写诗。
留此老:留住这位老人。
缁衣:黑色僧衣,代指有德行的人。
好贤诗:赞美贤者的诗。
翻译
十年漂泊,我哪敢说要回家,只有鱼鸟在江湖中了解我的境遇。
没想到苍天驱散了乌云,让我把安危寄托给白发之人。
你风度翩翩,真是前辈中的典范,他日人们会记住你的风采。
我想写下这首诗,留住这位老者,但谁能写出赞美他的贤德之诗呢?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厚感情的诗作。开篇“十年流落敢言归,鱼鸟江湖只自知。”两句,诗人通过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表露了自己对于归去的决心,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怀。接下来的“岂意青天扫云雾,尽呼黄发寄安危。”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描绘,以及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诗中“风流吾子真前辈,人物他年记一时。”两句,赞扬友人的才华和品格,把他看作是一个时代的佼佼者,并且相信他的名字将会被后人铭记。末尾的“我欲折繻留此老,缁衣谁作好贤诗。”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留住这份友情,同时也在寻找能够与之匹配的佳句美文,以赞颂这份难得的情谊。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体与时代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王元道剪牡丹见饷二绝·其一

知君流落在天涯,八节滩头忆旧家。

想对东风开病眼,几行和泪洛西花。

(0)

除夜杂兴三首·其二

忆昔元会日,汉家全盛时。

奉随观国宾,得见汉官仪。

中郎授国玺,属国朝远夷。

万邦瞻咫尺,龙姿喜元知。

皇天厌久治,夜见蚩尤旗。

微生脱九死,饮此除夜卮。

河阳狩未还,蝼蚁何足悲。

(0)

吊王观察·其一

去年公到包山寺,林底相逢笑不休。

今日我来公已去,石羊石虎替人愁。

(0)

送唐大监

东山相别又相逢,转觉衰颓一老翁。

子约重来我方去,满庭黄叶正秋风。

(0)

四偈.称法行

本无贪瞋,我持戒忍。食不过中,手不操楯。

风必顿息,而浪渐尽。离微细念,方名见性。

(0)

警策

汝未办道业,何能超尘累。

但观身精进,则知心猛利。

日中乃当食,食不敢尽味。

夜分而后寝,寝不敢熟睡。

贪入光明想,贪證法明智。

是名心出家,是名身出世。

大哉无累神,合此有道器。

若具所行心,件件俱不是。

而称释氏子,动止是羞愧。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