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其二代人赋》
《鹧鸪天·其二代人赋》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0)
注释
晚日:夕阳。
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
教:使,令。
眼底:眼中,眼睛跟前。
白头:犹白发。
形容年老。
情知:深知;明知。
阑干:栏杆。阑。同“栏”。
翻译
落日里寒鸦归巢,一片伤心景色。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景。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峦所阻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凄凉画面,寒鸦在夕阳下增添了几分哀愁。柳塘新绿虽然给人以生机,但在这样的氛围中却显得格外温柔,仿佛在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敏感与脆弱。词人感叹如果心中没有离别的痛苦,那么人间的白头之愁或许就不会存在。

接下来的句子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即使肠已寸断,泪水也无法止住,主人公仍无法抑制对远方人的思念,再次登上小红楼遥望,希望能借此缓解心中的相思之苦。然而,他知道山峦阻隔,视线被遮断,这使得他的情感更加难以释放,只能频繁地倚靠栏杆,任凭思绪纷飞,不得自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辛弃疾对于离别之苦的独特感受,以及他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挂念,体现了宋词中的婉约与深情。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淮阳归兴四首·其二

穷秋征马出扶桑,五夜流乌入建章。

土木再烦将作匠,诏书频拜羽林郎。

山连丰沛今汤邑,江绕濡须古战场。

安得汉庭长孺辈,令渠一卧治淮阳。

(0)

顿姬坐追谈正德南巡事

武帝时巡跸旧京,烟花南部属车行。

更衣别置宫杨绕,蹴鞠新场御草平。

遍选檀槽催凤拍,忽传金弹逐莺声。

宝奴老去优仁远,坊曲今谁记姓名。

(0)

秋夜有怀

孤灯掩虚室,独枕抚空床。

客寐何缘假,秋宵一倍长。

离怀江水急,薄命柳条黄。

西月横天落,乌啼满树霜。

(0)

除夕答秦京

孤城留翰墨,高咏豁心神。

岁晚悲游子,官卑忆古人。

鼓钟迎曙急,梅柳报春匀。

愧作长安梦,衣冠拜紫宸。

(0)

读华严合论

禅心端合一生休,偈价真堪万死酬。

虚有身形似腰鼓,愧无手指发箜篌。

谩翻小本《华严论》,为送初凉叶落秋。

顶发欲斑除未得,只应枯瘦拟比丘。

(0)

发白沙驿登鬼愁岭望夷陵怀袁密修及诸子

清霜碜晨饭,户限即林麓。

山夫拥兜子,踊跃轻跳鹿。

丹碧委厓涧,空青引簝竹。

路势本直下,迫窘翻成曲。

有梯石斫膝,无梯石啮足。

虚疑猿接臂,倒比蝇仰屋。

舆橦人作䨑,悬我出深谷。

千峰走芒屦,大乌纷北扑。

旭影捩去吭,云翮怒相触。

但见黄牛背,不见黄牛腹。

俯睨一缕烟,昨夜曾托宿。

不以朝岚重,犹可西陵目。

美人遂河汉,言笑何时续。

净侣良可欢,能无念余独。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