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骚回首一茫然,漫浪如公亦可怜。
懒是拜人偏拜石,至今犹说米家颠。
风骚回首一茫然,漫浪如公亦可怜。
懒是拜人偏拜石,至今犹说米家颠。
这首诗《拜石图》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描绘一幅“拜石图”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独特生活方式的感慨与欣赏。
首句“风骚回首一茫然”,以“风骚”代指古代文人的文学成就和风骨,表达了诗人回顾历史时的迷茫与感慨,暗示了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在现代社会中的某种失落感。
次句“漫浪如公亦可怜”,“公”在这里指的是古代文人,诗人以“漫浪”形容他们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和创作方式,既表达了对这种自由洒脱生活的同情,也暗含了一种对现代生活束缚的反思。
第三句“懒是拜人偏拜石”,通过描述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物的崇敬,特别是对石头的崇拜,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世俗礼教的疏离。这里的“拜石”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更是一种内心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传统束缚的反抗。
最后一句“至今犹说米家颠”,“米家”指的是宋代画家米芾,这里借指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狂放不羁的描绘和表现。这句话强调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即使在今天,人们仍然能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到那种狂放不羁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拜石图”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束缚的反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欣赏和对现代生活的一种反思。
雨歇众芳晚,幽寻宿梵筵。
闻经方丈里,听法比丘前。
远径投昏鸟,荒山啸夜猿。
天花飘嶂月,玉磬度萝烟。
殿古苔衣合,湖光月镜圆。
仰扳星斗近,俯视地维偏。
心静空尘到,身閒与世迁。
三生应得悟,来此问安禅。
东风荡霏霭,旭日生岩峦。
清飙洒襟佩,聊以穷跻攀。
游目俯高坟,歘然复悲酸。
清标香名立,幽壤芳骨寒。
孤骞仰鸾凤,鸟雀易所飧。
浊流激清波,洒然天地间。
古木翳芳祠,野蕨迷空山。
迟回竟将夕,振策未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