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山头日欲斜,乱石错落青槎枒。
当人白日横豺虎,满地黑月諠虾蟆。
春愁日结杜宇舌,雨意别作栟榈花。
浮云直北亦莽莽,长安不见空咨嗟。
玉华山头日欲斜,乱石错落青槎枒。
当人白日横豺虎,满地黑月諠虾蟆。
春愁日结杜宇舌,雨意别作栟榈花。
浮云直北亦莽莽,长安不见空咨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现实的感慨。
首句“玉华山头日欲斜”,以夕阳西下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归寂的氛围。接着,“乱石错落青槎枒”一句,以错落有致的石头和尖锐的枝条,勾勒出山间独特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险峻与荒凉。
“当人白日横豺虎,满地黑月諧虾蟆”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白天的凶猛与夜晚的阴森形成鲜明对照,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残酷与神秘。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也暗含了社会环境的险恶与复杂。
“春愁日结杜宇舌,雨意别作栟榈花”则将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中,春日的愁绪如同杜鹃啼血,雨意却化作了栟榈花的绽放,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挣扎,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希望。
最后,“浮云直北亦莽莽,长安不见空咨嗟”两句,以广阔的天空和远方的长安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感,以及对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与叹息。这里的长安,既是地理上的长安,也是象征着理想与希望的地方,诗人通过它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特感悟。
金徒抱箭寒更起,寂寞孤成一千里。
姮娥擎出月华来,白玉楼台莹如水。
上有佳人红粉汝,妙年学得吹霓裳。
呼儿将出紫玉笛,一声天外流宫商。
清商欲尽何幽咽,曲调不成声断绝。
罗衣掩泪愁向天,手把瑶华歌一阕。
寒蟾出兮明星稀,良人阻兮天一涯,凭轩遥望兮心伤悲,愿随鸿鹄兮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