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塞曲·其四》
《出塞曲·其四》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单于秋近塞,骠骑远临边。

吹角风沙动,扬旌日月悬。

惊雕防猎箭,战马识烽烟。

昨夜旄头黑,前军得右贤。

(0)
鉴赏

这首《出塞曲(其四)》由明代诗人林鸿所作,描绘了边塞战争的紧张氛围与英勇场景。

首句“单于秋近塞”,点明时令与地点,秋意渐浓,单于(匈奴首领)临近边塞,预示着战争的临近。接着“骠骑远临边”一句,以“骠骑”代指勇猛的将领,他们远离家乡,来到边疆,准备迎战。

“吹角风沙动,扬旌日月悬。”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战场上的景象:号角声在风沙中回荡,旌旗在日光下高高飘扬,渲染出一种肃杀而壮丽的氛围。

“惊雕防猎箭,战马识烽烟。”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雕鸟因听到箭声而惊飞,战马则能识别烽火信号,形象地表现了战场的紧张与士兵们的警觉。

最后,“昨夜旄头黑,前军得右贤。”描述了夜晚的景象,旄头(星名)变黑,暗示着不祥之兆,前军可能已经取得了对右贤部(匈奴的一个分支)的胜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以及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林鸿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战争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烽火连天的边疆战场。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洞仙歌·其一

雪肌花貌,见了千千万。眼去眉来几曾管。

被今回打住,没□施程,□捺地,却悔看承较晚。

琴心传密意,唯有相如,失笑他满恁撩乱。

抖下俏和娇,掩翠凌红,真个是、从前可见。

据入马牢笼怎乾休,但拈取真诚,试教人看。

(0)

浣花亭

亭近城隈瞰古塘,数行官柳间群芳。

沿堤草色连云色,隔岸山光映水光。

竹影日筛华径邃,桂花风畅画桥香。

他年木拱垂阴合,还有邦人戒剪棠。

(0)

臞庵

清江绕槛白鸥飞,坐看潮痕上钓矶。

松菊未荒元亮径,芰荷先制屈平衣。

窗前枫叶晓初落,亭下鲈鱼秋正肥。

安得从君理蓑笠,棹歌相趁入烟霏。

(0)

游泽山

独俯空堂夜,无人境自宽。

高风河影动,斜月竹身寒。

潮海秋声阔,山林客梦安。

坐来更几点,北斗挂阑干。

(0)

日月莲花歌

伟哉天地间,谁家两枝莲。

红莲一枝瑰子鲜,白莲一枝雪样妍。

两花径面各千里,压尽众草无朱铅。

不见卖花翁,不知阿谁担南躔又北躔。

不见卖花蜂,但见乌蟾两点追过天津桥那边。

有时双晕更整整,有时五彩尤戋戋。

有时露下花头湿,有时风起花头偏。

五凤衔入渊中渊,六龙插上天中天。

一入一上知何年,至今络绎如梭穿。

花敛作昏舒作昼,世间未识春前后。

神农教民乱耕耨,唐侯指出两花定节候。

唐侯司花方少年,朝朝暮暮长与花周旋。

苟非其人子莫传,为花拣得花中仙。

姚家爱花故不俗,花前自鼓薰风曲。

綵旗幻出芙蓉面,晚来旗脚薰风转。

此花不费一钱买,付与后来司花作模楷。

青春飞过秋飞回,红白芙蕖花自开。

曾观尧舜山河去,也见汉唐池馆来。

看花人逐年年改,畴昔看花几人在。

惟有阿兄日珠姊月珠,坐乘两花抚四海。

(0)

孟秋朔日天台刘允叔和叔乡人陈思敬饯饮钱塘门外双清楼上

西湖日日可寻芳,楼上凭栏意未忘。

斫取荷花三万朵,作他贫女嫁衣裳。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