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晚月初上,霜林起暮寒。
炊烟破归鸟,溪水落渔滩。
墟散人声寂,农闲岁事阑。
夕阳无限好,不厌几回看。
山晚月初上,霜林起暮寒。
炊烟破归鸟,溪水落渔滩。
墟散人声寂,农闲岁事阑。
夕阳无限好,不厌几回看。
这首清代张应庚的《晚至忠信墟》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乡村画卷。首句“山晚月初上”,写出了山峦在夜幕降临之际,月亮悄然升起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霜林起暮寒”描绘了霜降后树林中弥漫的寒意,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夜晚的来临。
“炊烟破归鸟”描绘了炊烟袅袅升起,惊飞归巢的鸟儿,生动展现了乡间生活的日常与自然和谐共处。随后,“溪水落渔滩”则描绘了溪流潺潺,鱼儿归巢,渔民收网的场景,富有动态感。
“墟散人声寂”描述村落渐次安静下来,人们忙碌一天后各自归家,只剩下寂静的墟场。最后一句“农闲岁事阑”点明此时正值农闲时节,一年的劳作接近尾声。诗人以“夕阳无限好,不厌几回看”收束全诗,表达了对这田园风光的深深喜爱,以及对悠闲宁静生活的留恋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诗意,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深感慨。
昔爱伊与洛,今逢苕与霅。
南郭复西城,晓色明于甲。
尘缨庶可濯,白鸟谁来狎。
落日潭上归,鱼歌自相答。
平生天下友,常以道义求。
良朋既我遘,没齿无怨尤。
向来六七辈,非可取次俦。
议论吐肝胆,慷慨从窜投。
上能同所乐,下能同所忧。
出处乃一致,颜色无媚媮。
诗书每博约,文酒时献酬。
其间最达者,今已问喘牛。
我如沟中断,不入刀斧锼。
未忍舍素业,笔墨老更遒。
岂愿学葛藟,柔弱附彼樛。
但慕张平子,闲居吟四愁。
譬若种香兰,幸勿忧臭莸。
顾兹发向衰,仕路行将休。
自甘贫贱死,肯作儿女羞。
夷齐何其清,尚饿不食周。
末途逢元珍,果然知品流。
当时守南方,非是寡算筹。
城空无一兵,有智欲谁诹。
直令韩彭处,奚所施善谋。
在法责固深,屈辱凡几秋。
无人一引手,落阱穷更幽。
乃以诗战我,摐摐排利矛。
用多以击少,左旋而右抽。
困蹙全夺气,奔降且无由。
孰意吾晚节,获奉君子游。
宴屡接其席,行屡接其辀。
遂使西归航,岸泊独淹留。
张侯喜闻馆,坐久月影收。
烛尽继以薪,夜分方还舟。
自古贤与愚,一一为冢丘。
定知不可免,安用计短脩。
会须举杯杓,亦莫忘歌讴。
《依韵和丁元珍寄张圣民及序》【宋·梅尧臣】平生天下友,常以道义求。良朋既我遘,没齿无怨尤。向来六七辈,非可取次俦。议论吐肝胆,慷慨从窜投。上能同所乐,下能同所忧。出处乃一致,颜色无媚媮。诗书每博约,文酒时献酬。其间最达者,今已问喘牛。我如沟中断,不入刀斧锼。未忍舍素业,笔墨老更遒。岂愿学葛藟,柔弱附彼樛。但慕张平子,闲居吟四愁。譬若种香兰,幸勿忧臭莸。顾兹发向衰,仕路行将休。自甘贫贱死,肯作儿女羞。夷齐何其清,尚饿不食周。末途逢元珍,果然知品流。当时守南方,非是寡算筹。城空无一兵,有智欲谁诹。直令韩彭处,奚所施善谋。在法责固深,屈辱凡几秋。无人一引手,落阱穷更幽。乃以诗战我,摐摐排利矛。用多以击少,左旋而右抽。困蹙全夺气,奔降且无由。孰意吾晚节,获奉君子游。宴屡接其席,行屡接其辀。遂使西归航,岸泊独淹留。张侯喜闻馆,坐久月影收。烛尽继以薪,夜分方还舟。自古贤与愚,一一为冢丘。定知不可免,安用计短脩。会须举杯杓,亦莫忘歌讴。
https://shici.929r.com/shici/Ak77ewxi4.html
一听履霜霜满足,再听绿水声缘谷。
我行日月候春波,嫩苔沙雨侵鱼目。
渔歌晚唱泛水来,天浸沧浪光可掬。
坐中此意自弦生,中郎五弄人难熟。
人知难熟独善弹,弹拍未终脂驾速。
郑卫古来多喜闻,卒章为我歌淇奥。
谁缝冰纨十二幅,画出胡马一百蹄。
胡人纵猎走且射,野牛骇怒头角低。
黄骢铁骝白的颡,散作五花毛不齐。
弯弓未发箭在手,二十五匹俱争西。
往闻胡瑰能画马,阴山七骑皆戎奚。
或牵或立或仰视,闲暇意思如鸣嘶。
风吹裘带旗脚展,沙草一向寒凄迷。
凤瓶挈酒鞍挂获,毡庐毳帐半隐堤。
君之二图诚亦好,若比瑰笔犹云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