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其六》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其六》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我家客星里,少小钓寂寞。

推迁堕尘网,世味终然薄。

万里携一身,俛仰叹今昨。

抖擞莱子衣,归欤老林壑。

(0)
翻译
我居住的地方,星辰中藏着孤独的童年。
随着岁月流逝,陷入世俗的束缚,人生的滋味逐渐淡薄。
我漂泊万里,带着疲惫的身躯,感叹过去与现在。
抖落身上的尘埃,想要回归那宁静的山林之中。
注释
客星:比喻孤独或不被理解的生活。
寂寞:孤独,清静。
推迁:时间的流逝,变迁。
尘网:比喻世俗的束缚和纷扰。
世味:人世间的滋味,指生活经验或情感体验。
终然:终究,毕竟。
俛仰:低头抬头,形容时光流转。
今昨:过去与现在。
莱子衣:可能指的是简朴的衣服,也可能暗指隐士的生活。
归欤:回去吧,表达归隐的愿望。
老林壑:古老的森林和山谷,象征自然和隐居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开篇“我家客星里,少小钓寂寞”表达了诗人自幼便有超然物外之志,不为尘世所羁绊。这一句通过“客星”来比喻自己漂泊异乡的孤独生活,“钓寂寞”则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情怀。

接着“推迁堕尘网,世味终然薄”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间繁华的看破与超越。“推迁”意为摒弃,“堕尘网”比喻世间的诸多牵绊,而“世味终然薄”则明确指出了诗人对待世俗生活态度的轻视。

第三句“万里携一身,俛仰叹今昨”中,“万里携一身”表达了诗人独立行走于广阔天地之间的情景,“俛仰叹今昨”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往与现在的深切感慨和无限留恋。

最后两句“抖擞莱子衣,归欤老林壑”中,“抖擞莱子衣”形象地展示了诗人返乡途中的准备和情境,而“归欤老林壑”则描绘了一种回到自然、回归宁静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对于家国的无限眷恋。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新正万寿山

灯筵待启政几閒,行乐新正万寿山。

綵缀九微曾未试,画开一坐已堪攀。

景欣孚甲含胎际,春在人心物性间。

匼匝西峰屏是玉,祥占泛胜为怡颜。

(0)

哀江南诗五叠秋兴韵八章·其三

寸心炯炯抱丹晖,敢道臣身出贱微。

火阵冲牛毛可握,风舷浮鹘翅能飞。

一城命在生谁托,众士恩深死不违。

咄尔倒持天斧柄,那知狼瘠兔方肥?

(0)

哭唐著作丈赤子

凤泊鸾飘后,行踪类贾胡。

浮生长偃仰,百事总荒芜。

老竟成羁鬼,居空卜左徒。

故人寝门哭,能到夜台无。

(0)

圆明园四十景诗·其十二长春仙馆

常时问寝地,曩岁读书堂。

秘阁冬宜燠,虚亭夏亦凉。

欢心依日永,乐志愿春长。

阶下松龄祝,千秋奉寿康。

(0)

元丰七年,诏封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其词曰

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

天孙为织云锦裳。飘然乘风来帝旁。

下与浊世扫秕糠。西游咸池略扶桑。

草木衣被昭回光。追逐李杜参翱翔。

汗流籍湜走且僵。灭没倒景不可望。

作书诋佛讥君王。要观南海窥衡湘。

历舜九疑吊英皇。祝融先驱海若藏。

约束蛟鳄如驱羊。钧天无人帝悲伤。

讴吟下招遣巫阳。犦牲鸡卜羞我觞。

于粲荔丹与蕉黄。公不少留我涕滂。

翩然被发下大荒。

(0)

雒城闻雁

明月照苍苔,横空一雁来。

影翻飞叶堕,声带晚风回。

塞北征人思,闺中少妇哀。

江南别业在,丛桂几枝开。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