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绿意》
《绿意》全文
清 / 周祖同   形式: 词  词牌: 疏影

霜钟缥缈。下几林落叶,幽径谁扫?

劫后如来,清梵无声,云垂一塔低峭。

孤亭竹里藏禅梦,有曲折,寒烟寻到。

料午阴、老鹤醒余,错认绿天清晓。

重问清风记否,故人似昨日,消瘦多少?

倚遍阑干,敲罢琴弦,湿翠丝丝犹袅。

秋吟莫便伤摇落,好韵入、晚唐丰调。

只断碑、一碧无痕,欲怨洞门香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寺庙中静谧而神秘的画面。诗人以“霜钟缥缈”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下几林落叶,幽径谁扫?”两句,通过落叶与无人打扫的小径,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荒寂之美。

“劫后如来,清梵无声,云垂一塔低峭。”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寺庙中的佛像比作“如来”,在经历了“劫难”之后,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庄严,即使周围环境已变得寂静无声,但那座高耸的佛塔仿佛依然在云雾中显得格外挺拔。

“孤亭竹里藏禅梦,有曲折,寒烟寻到。”孤亭掩映在竹林之中,仿佛是禅者心灵的寄托之所,寒烟缭绕,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幽远之感。

“午阴、老鹤醒余,错认绿天清晓。”午后的阳光透过树荫,洒在地面上,一只老鹤在这样的环境中醒来,误以为是清晨,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隐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重问清风记否,故人似昨日,消瘦多少?”诗人以清风为媒介,询问是否还记得过去的故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倚遍阑干,敲罢琴弦,湿翠丝丝犹袅。”倚靠在栏杆上,弹奏完琴弦,周围的翠绿似乎还带着湿润,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秋吟莫便伤摇落,好韵入、晚唐丰调。”面对秋天的萧瑟,诗人劝慰自己不要过于悲伤,而是要欣赏其中的美好,如同晚唐诗歌的丰富韵味一般。

“只断碑、一碧无痕,欲怨洞门香草。”最后,诗人以断碑和香草作为收尾,断碑上的痕迹虽已消失,但香草依旧生机勃勃,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生命力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深秋寺庙的静谧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周祖同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秋晚登山

衰病深村过客稀,经秋短布一衫衣。

日边巧宦名争显,泽畔幽人见独非。

薄暮云屏空翠重,疏林霜柿熟红肥。

山头抱犊归来晚,历乱残阳满涧扉。

(0)

徒步至宝光寺

布袜青鞋短褐衣,酒樽诗卷一僮随。

白头自笑曾供奉,徒步谁怜老拾遗。

五亩喜闻粳稻熟,重阳还恨菊花迟。

松寮竹谷逍遥地,时有山僧乞小诗。

(0)

次韵题子畏所画黄茆小景

斜日翻波山倒浸,晚晴幻出西南胜。

绝岛双螺树色浮,遥天一线鸥飞剩。

谁剪吴淞尺纸间,唐君胸有洞庭山。

古藤危磴黄茆渚,细草荒宫消夏湾。

我生无缘空梦堕,三十年来蚁旋磨。

睡起窗前展画看,恍然垂手矶头坐。

湖山宜雨亦宜晴,春色茏葱秋月明。

知君作画不是画,分明诗境但无声。

古称诗画无彼此,以口传心还应指。

从君欲下一转语,何人会吸西江水。

(0)

豫章陈生纪善堪舆诗以赠之

汝擅青乌术,频为黄鹤游。

山川委情状,岁月傍穷愁。

善补神功就,能令鬼福酬。

高踪何所似,漂泊一虚舟。

(0)

琴调相思引

月色清清懒去眠,半昏灯烬绿无烟。

个侬相隔,只在小楼边。

落剪有声知倦绣,拍窗无语却鸣弦。

昨朝相见,礼数太周旋。

(0)

查赈所见

轻车简从出郊圻,历遍茅檐与枳篱。

斸露半筐茅有脊,迎风一路树无皮。

千般鹄面窥门早,百结鹑衣出户迟。

更有不堪倾听处,编芦将裹未埋尸。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