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清清懒去眠,半昏灯烬绿无烟。
个侬相隔,只在小楼边。
落剪有声知倦绣,拍窗无语却鸣弦。
昨朝相见,礼数太周旋。
月色清清懒去眠,半昏灯烬绿无烟。
个侬相隔,只在小楼边。
落剪有声知倦绣,拍窗无语却鸣弦。
昨朝相见,礼数太周旋。
这首诗《琴调相思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夜相思的场景。诗人通过“月色清清懒去眠”这一句,巧妙地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暗示了主人公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状态。接着,“半昏灯烬绿无烟”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灯烬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消磨,而“绿无烟”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个侬相隔,只在小楼边”两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与思念对象之间的距离,虽近在咫尺,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渴望。接下来,“落剪有声知倦绣,拍窗无语却鸣弦”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主人公的活动与情感寄托于日常事物上,通过“剪”与“绣”的疲倦,以及“窗”与“弦”的无声对话,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最后,“昨朝相见,礼数太周旋”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感表达的总结,也暗示了两人见面时的尴尬与不自然,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分离导致的生疏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相思之情的深沉与复杂,以及人在情感世界中的无力与挣扎。
忆昔君方少年日,文帝潜宫曾一识。
龙飞上天不可扳,图画空馀两奇石。
闭户读书三十秋,一线为官十领职。
天长令尹莫我知,苜蓿朝盘胜肉食。
三年官满来扬州,僦屋正近横江楼。
门前车马日如市,谈经讲易皆公侯。
公侯满座即沽酒,典却箧内青鼯裘。
乡心苦忆长干里,明日君当渡烟水。
中山李桓文中雄,乃是君之渭阳氏。
深衣再拜如母存,故宅重归令客喜。
岂无旧业问松筠,亦有清辉照桑梓。
青云熟路君何如,白发沧江吾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