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雷宸甫六帙适乃郎游庠喜赠》
《雷宸甫六帙适乃郎游庠喜赠》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鸠杖初扶鹤骨殊,峥嵘头角见家驹。

宁论莱子能娱綵,共喜终童可弃繻。

壁水长流供谷饮,研田逢岁足经畬。

春盘春酒桑弧会,悬取尧民击壤图。

(0)
鉴赏

此诗《雷宸甫六帙适乃郎游庠喜赠》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通过对雷宸甫及其子游学之事的描绘,展现了浓厚的家庭温情与对教育的重视。

首句“鸠杖初扶鹤骨殊”,以“鸠杖”象征年迈,“鹤骨”形容老人之瘦削,描绘了雷宸甫在年老之时,仍能借助鸠杖行走,虽身体已老,但精神依然矍铄。这一句既表达了对长辈的尊敬,也暗含了对晚年生活的乐观态度。

“峥嵘头角见家驹”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雷宸甫之子比作“家驹”,意指年轻有为,才华出众,预示着家族有望后继有人,充满希望与期待。

“宁论莱子能娱綵,共喜终童可弃繻”两句,通过对比莱子(古代传说中的孝子)和“终童”(古代儿童入学的年龄),表达了对雷宸甫之子学业有成、能够放弃旧物(繻,古代入学时所带的礼物,象征身份和地位)的喜悦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子女成长的欣慰。

“壁水长流供谷饮,研田逢岁足经畬”两句,以“壁水”和“研田”为喻,分别指代水源和耕田,寓意着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充足的资源供学习和生活所需,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子女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最后,“春盘春酒桑弧会,悬取尧民击壤图”描绘了一幅春日聚会的温馨场景,通过“春盘春酒”和“桑弧会”(古代儿童入学时的一种仪式),展现了家庭团聚的欢乐气氛,同时“悬取尧民击壤图”则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子孙后代能够像古代圣贤一样,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雷宸甫及其子的优秀品质和成就,更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家庭的温暖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教育意义的佳作。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洪州歌·其十二

旧闻双井团茶美,近爱麻姑乳酒香。

不到洪都领佳绝,吟诗真负九回肠。

(0)

游五泄山四首·其二

中岩不与乱峰群,翠气横飘截瘴氛。

龙象凄凉如欲泣,马驹蹴踏竟无闻。

浓岚散落崖间雨,泄水流来石上云。

人说早年呼蜥蜴,投符起蛰有灵文。

(0)

渡河宿麻子港口

青山彭蠡尾,湖水始生岸。

一舸破微澜,风帆用其半。

乱流二百里,午发至未旰。

苍茫洲景中,明灭津烟畔。

数家小聚落,渔灶倚滩爨。

旧闻萑苻间,弱肉饱强悍。

时平道路清,跋涉得无患。

岂非年谷丰,礼义能服叛。

严严主湖神,牲酒满杯案。

乞灵我岂敢,云黑樯乌散。

橹师促转柁,轧轧鸣鹅鹳。

前瞻麻子洲,波面明星烂。

新别重有怀,县情如此粲。

(0)

过何得之先生故居三首·其一

可怜古井门外,依旧钟楼屋西。

何处高吟痛饮,黄华翠竹都迷。

(0)

白杨河看月

白杨河上看明月,昔人曾见今人别。

茅屋数家河上村,化作三山白银阙。

波平风静棹歌来,万顷冲融镜面开。

今夜江南忆游子,空瞻云汉上昭回。

茫茫万里燕齐路,北斗从横泰阶曙。

黄河东逝月西流,明日南风过洪去。

(0)

送李侍郎使安南

九秋天色晚,万里送君行。

马首塞云起,腰间宝剑横。

奉扬天子命,慰答远人情。

直渡蛮江水,炎氛一日清。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