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季豹游云门》
《与季豹游云门》全文
明 / 陶望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丛竹生鞭晚稻齐,石桥重访古时题。

谷云未出俄成雨,檐瓦初鸣已涨溪。

月气忽穿残蜺断,乱山翻在夕阳西。

秦碑解读随君读,苔磴从高不湿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àoyóuyúnmén
míng / táowànglíng

cóngzhúshēngbiānwǎndàoshíqiáozhòng访fǎngshí

yúnwèichūéchéngyánchūmíngzhǎng

yuè穿chuāncánduànluànshānfānzàiyáng西

qínbēijiěsuíjūntáidèngcónggāo湿shī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望龄的《与季豹游云门》描绘了一幅秋日出游的田园景象。首句“丛竹生鞭晚稻齐”,通过竹林和晚稻的丰收景象,展现出季节的成熟与丰饶。"石桥重访古时题"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暗示着这次游历带有寻踪探古的意味。

接下来的两句“谷云未出俄成雨,檐瓦初鸣已涨溪”,生动描绘了突然而至的秋雨,谷物上的云气尚未散去便化作雨水,檐瓦的滴水声也迅速使溪流上涨,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月气忽穿残蜺断,乱山翻在夕阳西”描绘了雨后天边的景色,月光穿透残余的虹霓,映照在起伏的群山之上,夕阳西下,山势错落,画面富有动态感。

最后两句“秦碑解读随君读,苔磴从高不湿泥”,诗人以秦碑为引,寓言般地表达出对知识的追求,即使登高涉险,苔藓覆盖的石阶也不会沾染尘俗,寓意心境的高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游所见,既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意境深远的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陶望龄

陶望龄
朝代:明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猜你喜欢

新乐府.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

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曲终王子启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

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

须臾百辟诣閤门,俯伏拜表贺至尊。

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

时有击壤老农父,暗测君心闲独语。

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

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

观身理国国可济,君如心兮民如体。

体生疾苦心憯悽,民得和平君恺悌。

贞元之民若未安,骠乐虽闻君不欢。

贞元之民苟无病,骠乐不来君亦圣。

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

(0)

松斋自题

非老亦非少,年过三纪馀。

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

才小分易足,心宽体长舒。

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

况此松斋下,一琴数帙书。

书不求甚解,琴聊以自娱。

夜直入君门,晚归卧吾庐。

形骸委顺动,方寸付空虚。

持此将过日,自然多晏如。

昏昏复默默,非智亦非愚。

(0)

宿东林寺

经窗灯燄短,僧炉火气深。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0)

听幽兰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慇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0)

百花洲联

枫叶荻花秋瑟瑟;闲云潭影日悠悠。

(0)

渔歌子二首·其二

冻云凝,飞霰下。披蓑江上收纶罢。洒篷窗,迷草舍。

人语炊烟初夜。望寒林,都似画。一枝瘦竹偏宜写。

醉欹眠,相枕籍。又送塞鸿归也。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