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昌黎公,序赠张童子。
独出超等夷,芳名驾青史。
君门蔼世勋,夐轶西平李。
宗社方同休,彪炳见孩稚。
天庭插犀角,星眸炯秋水。
诵书如焦琴,高下涵角祉。
朱门共骇听,洗此筝笛耳。
老翁欲笞儿,眼看拾青紫。
一朝闻九关,赉予出周篚。
我朝晏与杨,炳炳贵名起。
愿子志远大,勤学踵前轨。
家尊我相知,作诗赠归骑。
在昔昌黎公,序赠张童子。
独出超等夷,芳名驾青史。
君门蔼世勋,夐轶西平李。
宗社方同休,彪炳见孩稚。
天庭插犀角,星眸炯秋水。
诵书如焦琴,高下涵角祉。
朱门共骇听,洗此筝笛耳。
老翁欲笞儿,眼看拾青紫。
一朝闻九关,赉予出周篚。
我朝晏与杨,炳炳贵名起。
愿子志远大,勤学踵前轨。
家尊我相知,作诗赠归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对孟童子的赞扬和鼓励之作。诗中提到昌黎公(韩愈)曾为张童子作序,暗示孟童子也有卓越才华。诗人称孟童子超越常人,其名声如同青史留名,赞誉他的功绩堪比西平李(可能指唐代名将李光弼)。诗人希望孟童子能继续保持家族的荣耀,学业上有所建树,其才智犹如熠熠生辉的孩子。
诗中描绘孟童子聪明过人,诵读诗书如焦琴般深沉动听,连富贵之家也为之惊叹。诗人以老翁鞭策孩童的典故,寓言孟童子有望获得高位。最后,诗人以自己与杨姓显贵并提,表达对孟童子未来的期望,希望他志向远大,遵循前人的足迹。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孟童子归乡的祝福,以及对自己与孟童子父亲友情的肯定,通过作诗相赠,寄托了深深的期许。
独醒从古笑灵均,长醉如今敩伯伦。
旧法依稀传自杜,新方要妙得于陈。
井泉王相资重九,曲糵精灵用上寅。
酿糯岂劳炊范黍,撇篘何假漉陶巾。
常嫌竹叶犹凡浊,始觉榴花不正真。
瓮揭开时香酷烈,瓶封贮后味甘辛。
捧疑明水从空化,饮似阳和满腹春。
色洞玉壶无表里,光摇金盏有精神。
能销忙事成闲事,转得忧人作乐人。
应是世间贤圣物,与君还往拟终身。
今朝枕上觉头轻,强起阶前试脚行。
膻腻断来无气力,风痰恼得少心情。
暖消霜瓦津初合,寒减冰渠冻不成。
唯有愁人鬓间雪,不随春尽逐春生。
既悟莲花藏,须遗贝叶书。
菩提无处所,文字本空虚。
观指非知月,忘筌是得鱼。
闻君登彼岸,舍筏复何如。
水碧玉磷磷,龙门秋胜春。
山中一夜月,海内两閒人。
等是幽栖伴,俱非富贵身。
尚书与常侍,不可得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