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业何关赤伏符,王梁不拜未云疏。
君王幸却东封请,底事终身溺谶书。
济业何关赤伏符,王梁不拜未云疏。
君王幸却东封请,底事终身溺谶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光武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历史人物为例,探讨了命运与天命的关系。"济业何关赤伏符"暗示了事业的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神秘的天象预示(赤伏符),暗指个人努力更为关键。"王梁不拜未云疏"引用王莽和梁冀的故事,他们虽位高权重,但对天命之说并未深信,以此表达对过分依赖天命的质疑。
"君王幸却东封请"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曾拒绝东封泰山,显示出他的明智决断,没有被天命迷信所左右。"底事终身溺谶书"则质问,为何有些人会沉溺于预言书籍,让一生受其束缚,未能做出符合实际的决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批评了过分迷信天命的思想,强调人应依靠自身努力和智慧来成就事业。
绿鬓凋零。看几度、人间春蝶秋萤。
天地为室,山海为屏。收浩气、入沉冥。
便囊金探尽,犹自有、诗笔通灵。谢红尘。
且游心汗漫,濯发清泠。
平生眼中豪杰,试屈指年来,稀似晨星。
虎豹关深,风波路远,幽梦不到王庭。
任浮云千变,青山色、万古长青。醉魂醒。
有寒镫一点,相伴荧荧。
清净家风,如常合道,本来面目休迷。
行住坐卧,何处不相随。
达理头头解脱,明心无作无为。
君还悟,丝毫放过,画饼不充饥。
古今贤达者,仗无情慧剑,斩断昏迷。
把三尸赶退,六贼分离。
云散天心独露,吐红霞、烹炼须弥。
真功至,长生活计,能有几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