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容许清贫汉。随处香风散。万祸千灾真不乱。
宁心行教,普开心月,了悟回光看。
太清宫下重游玩。万事俱无绊。仰答皇恩酬本愿。
逍遥回步,密州安化,复隐元居观。
上天容许清贫汉。随处香风散。万祸千灾真不乱。
宁心行教,普开心月,了悟回光看。
太清宫下重游玩。万事俱无绊。仰答皇恩酬本愿。
逍遥回步,密州安化,复隐元居观。
这首元代王处一所作的《青玉案·诏赴太清宫普天醮作》是一首表达道教信仰和感恩心境的词。开篇“上天容许清贫汉”表达了对天道公正的认同,即使身处清贫也能得到神明的接纳。接下来,“随处香风散”描绘出一种超然的氛围,香烟缭绕,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与虔诚。
“万祸千灾真不乱”强调了在困境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坚信灾难不会扰乱修行者的内心。随后,“宁心行教,普开心月,了悟回光看”进一步阐述了通过内心的宁静和智慧,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回归光明。
进入下片,“太清宫下重游玩”表达了对道教圣地的向往和再次游历的喜悦,同时“万事俱无绊”体现了词人摆脱世俗束缚,心灵自由的状态。“仰答皇恩酬本愿”则表达了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以及实现个人修行愿望的决心。
最后,“逍遥回步,密州安化,复隐元居观”描绘了词人归隐山林,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回归到最初的修道之所,体现出其对道家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道教信仰为背景,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以及对道法自然、超脱尘世的向往。
奇冠南闽此最奇,归宗千古是谁归。
至今来访谁先至,知是曹刘先我知。
断崖抛雪瀑,又潜溜、入山跟。
听暗壁潺湲,山中紫雾,山下红云。
当年七僧甚处,但空馀、老刹靠嶙峋。
底事神粮不幻,翠窝剩积香尘。纷纷。结社种莲人。
名氏已无闻。看银书般若,金陵故国,斜敕空存。
争得十虚销殒,为让皇、冤魄脱沈沦。
往事犹堪一笑,岩花乱点乌巾。
东湖湖面波渺瀰,东湖岸上春土肥。
先生锄云明月晓,种来蔬甲今成畦。
把茅萧萧环四壁,此身不愿人间识。
乾坤清夷那复知,寸心杳渺黄尘隔。
故人子房今九云,交情不断江湖滨。
江西使漕却驺骑,故作敲门问字人。
黄金百镒笺一幅,多谢春风到茅屋。
君为使者吾邦民,见君容我更樵服。
故人与我情重哉,君且归矣明当来。
明朝启扉人不见,黄金不动书不开。
使者持书三太息,封书径上黄扉侧。
翩翩鹤驭云冥冥,空向湖山访行迹。
向来桐江严子陵,曾得故人双眼青。
芒鞋却踏京华路,太史惊誇说客星。
先生得书掉头去,并此湖光不回顾。
梦夫孀妇截髻鬟,亦有老大闺中女。
《作歌咏苏云卿》【宋·曾原一】东湖湖面波渺瀰,东湖岸上春土肥。先生锄云明月晓,种来蔬甲今成畦。把茅萧萧环四壁,此身不愿人间识。乾坤清夷那复知,寸心杳渺黄尘隔。故人子房今九云,交情不断江湖滨。江西使漕却驺骑,故作敲门问字人。黄金百镒笺一幅,多谢春风到茅屋。君为使者吾邦民,见君容我更樵服。故人与我情重哉,君且归矣明当来。明朝启扉人不见,黄金不动书不开。使者持书三太息,封书径上黄扉侧。翩翩鹤驭云冥冥,空向湖山访行迹。向来桐江严子陵,曾得故人双眼青。芒鞋却踏京华路,太史惊誇说客星。先生得书掉头去,并此湖光不回顾。梦夫孀妇截髻鬟,亦有老大闺中女。
https://shici.929r.com/shici/CeBjWlnLP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