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起对雪三首·其二》
《晓起对雪三首·其二》全文
清 / 宋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到眼清华也不贫,十分冷淡足精神。

羌无明月来涵影,略有回风去逗春。

童子乞邻知请火,先生拥絮肯干人。

多情颇愧庭前鹤,一步移将一步亲。

(0)
鉴赏

此诗《晓起对雪三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宋湘所作,描绘了清晨雪景中的一番宁静与雅致。

首句“到眼清华也不贫”,开篇即以“清华”二字点出雪景之美,虽未直接言及雪,却已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暗示雪之纯净与高雅,不因物质的贫乏而减色。

“十分冷淡足精神”,进一步强调雪景的冷峻与超凡脱俗,但这种“冷淡”并非消极,而是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羌无明月来涵影,略有回风去逗春。”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雪景与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与生命。雪影仿佛在暗夜中独自静谧,而微风则轻柔地唤醒了春天的生机,两者相辅相成,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富有生命力的氛围。

“童子乞邻知请火,先生拥絮肯干人。”这两句通过儿童与隐士的形象,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儿童向邻居请求火种,象征着对温暖与光明的渴望;而隐士拥着棉衣,却不愿打扰他人,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自足。

“多情颇愧庭前鹤,一步移将一步亲。”最后两句以鹤为喻,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深情与敬畏。鹤在庭前缓缓移动,每一步都显得格外亲近,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雪景的深深感动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谦逊与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宋湘

宋湘
朝代:清   号:芷湾   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生辰:1757~1826

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猜你喜欢

送高丽相还国

琛贡中朝使节持,乐浪人物好威仪。

董生作傅曾匡国,季札来宾解听诗。

喜动龙颜天咫尺,行经鳌背路倭迟。

阳春不隔黄岩水,归及看花二月时。

(0)

送王元鲁归吴

王郎作掾归东吴,才名已与功名俱。

道上争看白鸲鹆,海中暗长青珊瑚。

西湖竹枝正好听,北海柳瘿安可无。

若见林逋为传语,乌生不愧麻衣粗。

(0)

大雅歌为冷起敬先生

冷先生,鼓大雅,乌生听之双泪下。

双桧堂前良夜深,霜华照月发好音。

太羹玄酒忽在御,无怀葛天殊慰心。

一弹明月不复动,再弹飒飒风吹襟。

林神詟缩真宰泣,江流喷激苍龙吟。

众客方鼓舞,乌生泪汍澜。

乌生所思在古道,耿耿不寐灯影寒。

周室东迁黍离作,桑閒胜似钧天乐。

乾坤莽莽千馀年,谁把深心寄弦索。

冷先生,鼓大雅,适不遭其时。

十载风尘暗关塞,满城戎马苦乱离。

吴山深处一茅宇,五弦独对天门挥。

天门荡荡隔沧海,海上干戈故相待。

片帆欲发空归来,只有宫商袖中在。

两鬓萧萧意惘然,又将归住吴山巅。

人生万事多龃龉,几时得似羲皇前。

冷先生,鼓大雅,且勿生愤惋。

愤惋心不和,愤惋思不远。

只今驿骑燕山通,此调可献明光宫。

声音之感疾如影,圣心即使超鸿濛。

一人唱于万人和,天下尽荷雍熙风。

乌生有泪不复洒,融融泄泄无声中。

(0)

自然斋诗为周原夫作·其四

明月照东荣,燕坐方自怡。

神清未欲寝,款款训佳儿。

勿待金马诏,且诵石鱼诗。

因之思厥祖,高风播濂溪。

(0)

寄友胡舜咨九首·其四

鸳鸯好文綵,悠悠汎清漪。

清漪照见影,自喜还自悲。

不敢高飞去,鹰鹯满天飞。

(0)

存瓢诗

乱后惟存此一瓢,许由世远孰能招。

思亲恨酌南溟水,忧国愁翻北海潮。

松下无声何用弃,壁间有影莫相邀。

富沙春色浓如酒,与尔寻芳过野桥。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