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夜半屡传烽,太息陈书动九重。
未许天山三箭定,空闻函谷一丸封。
鬼神奇秘虚前席,狼虎追呼急上供。
筹罢军储筹岁币,年年仰屋大司农。
甘泉夜半屡传烽,太息陈书动九重。
未许天山三箭定,空闻函谷一丸封。
鬼神奇秘虚前席,狼虎追呼急上供。
筹罢军储筹岁币,年年仰屋大司农。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的《拟杜诸将五首用原韵(其三)》,通过对边关烽火频传和朝廷决策的描绘,展现了战事的紧张与国家财政的艰难。首句“甘泉夜半屡传烽”写出了深夜时分烽火连天的紧急战况,暗示了边疆危机。次句“太息陈书动九重”表达了皇帝在深宫中因军情而忧虑,频频叹息。
“未许天山三箭定”暗指战争尚未能迅速平定,即使像汉代名将霍去病那样以三箭定天山的英勇也无法立即解决问题。接下来,“空闻函谷一丸封”借函谷关的典故,形容边关告急,但一时无法解围,只能封闭关隘以求自保。
“鬼神奇秘虚前席”一句,可能是指朝廷内部对于军事策略的讨论充满了神秘和不确定性,决策过程复杂。而“狼虎追呼急上供”则形象地描绘了前线物资需求紧迫,如同猛兽般逼迫着后方快速供应。
最后两句“筹罢军储筹岁币,年年仰屋大司农”揭示了国家在战争和财政上的双重压力,每年都要依赖大司农(主管财政的官员)来调度庞大的军费和岁贡,显示出国库空虚,财政吃紧的状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反映了晚清时期边防危机和财政困境,以及朝廷决策的复杂性。
天地无托足,海天同隰光。
明知复何为,不忍隳三纲。
祼荐觊少延,讴歌宁远忘。
或者莒在齐,聊且帝一方。
竭蹶竟委顿,臣谋非不臧。
运去天莫留,力尽心弥强。
终不负吾主,名义天地长。
怀玺随龙游,举室水中央。
斯人文华士,乃尔百鍊钢。
机云傥通谱,应羞朝洛阳。
孝友追前辈,雍容具典刑。
人荣老莱服,天陨少微星。
玉润联三杰,金籯擅一经。
平生垫巾操,不愧伯恭铭。
西风处士,例一枝团月,咸平印印。
千古诗宗传不绝,至竟被渠道尽。
雪返香魂,霜吹晓怨,肯受东君聘。
罗浮梦转,兔环知是谁孕。
未说烟雨江南,垂垂青子,须要调金鼎。
愁绝西山明秀处,依旧鹤南飞影。
我白君元,君词我和,各自为长庆。
后来桃李,遥遥别是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