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犹故友,别久似新知。
薄宦凭君达,为农实我师。
东郊烽堠缓,南陌稻车迟。
片片飞鸢影,衔云落水湄。
相看犹故友,别久似新知。
薄宦凭君达,为农实我师。
东郊烽堠缓,南陌稻车迟。
片片飞鸢影,衔云落水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时的复杂情感与所见景象,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对自然的感悟。
首联“相看犹故友,别久似新知”,诗人与友人重逢,虽然久别,但彼此间的情感如同老友重聚,新知旧识交织在一起,流露出深厚的情谊和时光流转中的不变情愫。
颔联“薄宦凭君达,为农实我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在官场中挣扎的“薄宦”之士,希望能借助友人的智慧和经验,而友人作为农民,实际成为了诗人学习的对象,暗示了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颈联“东郊烽堠缓,南陌稻车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东郊的烽火台显得缓慢,南陌上的稻车行动迟缓,似乎预示着某种等待或是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可能暗含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
尾联“片片飞鸢影,衔云落水湄”,以生动的意象收束全诗。片片飞鸢的影子在云中穿梭,最终落在水边,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也隐喻了人生旅途中的起起伏伏,最终归于平静。整个画面充满诗意,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生活和时间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红粉当三五,青娥艳一双。
绮罗回锦陌,弦管入花江。
落雁惊金弹,抛杯泻玉缸。
谁知褐衣客,憔悴在书窗。
肠结愁根酒不消,新惊白发长愁苗。
主司傥许题名姓,笔下看成度海桥。
迢递三千里,西南是去程。
杜陵家已尽,蜀国客重行。
雪照巴江色,风吹栈阁声。
马嘶山稍煖,人语店初明。
旅梦心多感,孤吟气不平。
谁为李白后,为访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