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高隐卧烟霞,默饮阳晶与月华。
雾敛丹台生瑞草,云收灵腑结琼葩。
青龙吐火烹金茗,白虎跑泉溉玉芽。
龙虎媾交功九转,刀圭一粒捧丹砂。
云溪高隐卧烟霞,默饮阳晶与月华。
雾敛丹台生瑞草,云收灵腑结琼葩。
青龙吐火烹金茗,白虎跑泉溉玉芽。
龙虎媾交功九转,刀圭一粒捧丹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云溪庵隐士修行的宁静画面。首句“云溪高隐卧烟霞”展现了庵中人隐居在云雾缭绕的山溪边,过着超脱尘世的生活。次句“默饮阳晶与月华”则写隐者静静地品饮着日月精华,暗示其修炼养生之道。
第三句“雾敛丹台生瑞草”,丹台象征修炼之地,瑞草的生长寓示着祥瑞之气,体现了修行环境的清幽和神秘。第四句“云收灵腑结琼葩”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内心的纯净和精神世界的美好。
第五、六句“青龙吐火烹金茗,白虎跑泉溉玉芽”运用了道教神话中的元素,青龙和白虎分别代表东方和西方,象征着阴阳调和。隐者以龙火烹茶,虎泉灌溉灵草,显示出其对自然力量的巧妙运用。
最后一句“龙虎媾交功九转,刀圭一粒捧丹砂”揭示了修炼的核心——通过龙虎交感(象征阴阳相合)的修炼过程,达到九转成仙的境界,而仅需一粒丹砂,足见修行者的精进和对道法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道教修炼的象征,描绘了云溪庵隐士的修行生活,充满了浓厚的道教文化气息。
又一番风,凉雨乱飘,褪尽红衣了。
半月不来,狼藉苔痕,鹤径都无人扫。
朱槿多情,还只恋、寒枝斜照。欹帽。
记桐底敲茶,那回春杪。
随意散坐苍云,早听过秋声,冷香吹到。
金鹅蕊细,零缀花须,黄蝶作双飞绕。
压院繁阴,忆湖上、辋川园小。呼棹。
载笭箵、五亭去好。
石头城、六花密洒,惊心时序频抚。
怀君转忆临岐际,秋艇剪江飞雨。中山府。
便从此、无人同谱尊前句。怜予久住。
盼故国湖天,绿蓑渔榜,未许载情去。
春明客,待向春来振羽。青骢花里腾距。
须知簪笔翻书暇,念旧也应凝伫。宫烟暮。
定应认填词、拍按红牙箸。柳飘香絮。
可有梦相寻,二三朋好,日日醉吟处。
掩重关、绿阴深窈。莺声都在高柳。
兰椽添筑松廊小,难认旧时窗牖。槐雨骤。
怅买棹、偏迟已是春归候。梅圆似豆。
早屏锦无香,砌苔如洗,闲煞扫花帚。
茅堂静,坐对药奁茶臼。客来便泻红友。
横山钿朵飞苍霭,直到逻村溪口。逋翁后。
算人境、诗仙只有冰清叟。渔蓑织就。
肯相借门前,风潭百顷,一放钓丝否。
高三十五,点染园林妥。鸭脚鸡腔海云锁。
抱青溪宛转,略杓横堤,通小筑、中有诗翁高卧。
黄门遗玉架,签轴纷纭,长向西堂拨书坐。
酒泻月波香,杉火销铛,正花影、一帘移过。
为寄语、兰陔綵衣人,展图画尊前,倚声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