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十五,点染园林妥。鸭脚鸡腔海云锁。
抱青溪宛转,略杓横堤,通小筑、中有诗翁高卧。
黄门遗玉架,签轴纷纭,长向西堂拨书坐。
酒泻月波香,杉火销铛,正花影、一帘移过。
为寄语、兰陔綵衣人,展图画尊前,倚声须和。
高三十五,点染园林妥。鸭脚鸡腔海云锁。
抱青溪宛转,略杓横堤,通小筑、中有诗翁高卧。
黄门遗玉架,签轴纷纭,长向西堂拨书坐。
酒泻月波香,杉火销铛,正花影、一帘移过。
为寄语、兰陔綵衣人,展图画尊前,倚声须和。
这首清代李符的《洞仙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词的前三句“高三十五,点染园林妥”赞美了园林的布局精致,犹如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接下来,“鸭脚鸡腔海云锁”运用比喻,形容园林中的景致如鸭脚鸡鸣般生动,海云缭绕,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抱青溪宛转,略杓横堤,通小筑、中有诗翁高卧”描绘了诗人寓居的环境,一条清澈的溪流环绕着小筑,诗翁悠然自得地隐居其中。画面中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黄门遗玉架,签轴纷纭,长向西堂拨书坐”暗示书房的藏书丰富,主人常在西堂研读,显示出其好学不倦的品格。
“酒泻月波香,杉火销铛,正花影、一帘移过”描绘夜晚读书的情景,酒香四溢,月光洒落,伴随着燃烧的杉木火光和移动的花影,营造出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最后,词人邀请亲朋好友一同欣赏这幅画,并期待他们能以诗词回应,共享这份文化盛宴。“为寄语、兰陔綵衣人,展图画尊前,倚声须和”,表达了词人对亲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共同创作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读书生活的画面,既有园林的美景,又有读书人的雅趣,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已把神传画谱,又看格在诗评。
月落难寻清梦,雪空乃见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