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事日败人,筋力随以劳。
三年梁溪上,俯仰如桔槔。
穷巷躬水菽,杜门匪禅逃。
修公岩壑人,臭味合我曹。
閒从茗碗集,有往不待招。
清芬落净几,宴坐挥霜毫。
脱略畦畛外,寂寞期久要。
春风草离离,飞花照方袍。
朝来遽别我,明月挂一瓢。
笑指天台云,意气东南高。
去去不可挽,独鹤鸣九皋。
会看精进力,觉性一宿超。
全提法王法,众说障奔涛。
大千廓沙界,体现无丝毫。
异时药山偈,问道惭非翱。
尘事日败人,筋力随以劳。
三年梁溪上,俯仰如桔槔。
穷巷躬水菽,杜门匪禅逃。
修公岩壑人,臭味合我曹。
閒从茗碗集,有往不待招。
清芬落净几,宴坐挥霜毫。
脱略畦畛外,寂寞期久要。
春风草离离,飞花照方袍。
朝来遽别我,明月挂一瓢。
笑指天台云,意气东南高。
去去不可挽,独鹤鸣九皋。
会看精进力,觉性一宿超。
全提法王法,众说障奔涛。
大千廓沙界,体现无丝毫。
异时药山偈,问道惭非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鼐的《送修书记游天台》。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尘事日败人,筋力随以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繁杂琐事消耗人们体力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哲理。
"三年梁溪上,俯仰如桔槔。" 梁溪之上的三年时光,是诗人与友人的共同记忆,而“俯仰如桔回”的形象,则描绘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相互依托的关系,如同桔槔机一般,紧密而不可分割。
"穷巷躬水菽,杜门匪禅逃。"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尘世纷扰时内心的宁静与坚守。
"修公岩壑人,臭味合我曹。" 修公岩壑之人,即将游历天台的友人,而“臭味合我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厚情谊,如同家人的关系一般亲密。
接下来的几句:“閒从茗碗集,有往不待招。清芬落净几,宴坐挥霜毫。” 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在自然中寻找宁静与灵感的生活状态。
"脱略畦畛外,寂寞期久要。"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即将离去后的孤独感受,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春风草离离,飞花照方袍。朝来遽别我,明月挂一瓢。笑指天台云,意气东南高。" 这几句诗描写了春日送别的情景,朋友的离去如同春风中的花朵纷飞,而诗人则在明月之下,以笑容指向天台山的云海,表达出一份豪迈和超脱。
最后几句“去去不可挽,独鹤鸣九皋。会看精进力,觉性一宿超。全提法王法,众说障奔涛。大千廓沙界,体现无丝毫。” 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去的无奈,以及对佛法修行的赞美和追求。在这首诗中,李鼐不仅送别,更是通过诗歌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向往佛理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友情的寄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
富贵得意如登天,自计一跌理不全。
昼食忘味夜费眠,渠过一日如一年。
春蚕得衣耕得食,农功初成各休息。
卖酒垆边纷鼓笛,我过一年如一日。
二者求兼势安可,与我周旋宁作我。
春城桃李岂不妍,雪涧未妨松磊砢。
人生祸福难遽论,庙牺乌得为孤豚。
君不见猎徒父子牵黄犬,岁岁秋风下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