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浮家泛宅,自玄真、去后有谁来。
漫烟波千顷,云峰倒影,空翠成堆。
可是溪山无主,佳处且徘徊。
暮雨卷晴野,落照天开。
老去馀生江海,伴远公香火,犹有宗雷。
便何妨元亮,携酒间相陪。
寄清谈、芒鞋筇杖,更尽驱、风月入尊罍。
江村路,我歌君和,莫棹船回。
问浮家泛宅,自玄真、去后有谁来。
漫烟波千顷,云峰倒影,空翠成堆。
可是溪山无主,佳处且徘徊。
暮雨卷晴野,落照天开。
老去馀生江海,伴远公香火,犹有宗雷。
便何妨元亮,携酒间相陪。
寄清谈、芒鞋筇杖,更尽驱、风月入尊罍。
江村路,我歌君和,莫棹船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梦得的作品,名为《八声甘州(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悟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问浮家泛宅,自玄真、去后有谁来。”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询问在古时名士居住的地方,现在是否还有人光顾。"玄真"可能指的是道教的高僧或仙人,这里暗示了对过往文化遗迹的一种怀念。
“漫烟波千顷,云峰倒影,空翠成堆。”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中用"漫烟波"来形容广阔的湖面或河流,"云峰倒影"则是对山峦云雾在水中的倒影的生动写照,而"空翠成堆"则可能是指山峦间绿意盎然的植被。
“可是溪山无主,佳处且徘徊。”诗人感慨于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如今已无人管理,于是心生留恋,不忍离去。
“暮雨卷晴野,落照天开。”这里描写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山水画中的景象:在一场短暂的暮雨过后,云层散去,晚霞洒落,大地重现晴朗的天空。
“老去馀生江海,伴远公香火,犹有宗雷。”诗人提到自己年岁渐长,如同江海中的波涛不断流淌,而"伴远公香火"则可能是指继续保持着对远古先贤的崇敬和纪念。"犹有宗雷"一句,若是指某种文化遗产或精神传统依然存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传统的珍视。
“便何妨元亮,携酒间相陪。”这里诗人提议与友人一起携带酒食,在自然美景中相互陪伴,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愉悦。"元亮"可能是指某位朋友或同道中人。
“寄清谈、芒鞋筇杖,更尽驱、风月入尊罍。”这一句似乎在提到诗人希望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书信等方式传达给远方的知己。而"芒鞋筇杖"可能象征着一种隐逸生活,"风月入尊罍"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江村路,我歌君和,莫棹船回。”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邀请朋友共同欣赏自然之美,并通过音乐(歌)来表达对友情和大自然的情感。"莫棹船回"则是希望这份宁静的时光不要结束。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坚守。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名利和追求心灵寄托的情怀。
夔州城高楼崔嵬,浮空绕槛云徘徊。
百川东会大江出,群山中断三峡开。
关塞最与荆楚近,舟帆远自吴越来。
雄心乘险争割据,功业俯仰归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