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登垄如登天,腾夷铁礓须判年。
过险欲涉渭水渡,快眼喜见秦州川。
溪塍青秧下白鹭,驿亭秀木含疏烟。
投鞭清盥且展簟,明日去酌北流泉。
六月登垄如登天,腾夷铁礓须判年。
过险欲涉渭水渡,快眼喜见秦州川。
溪塍青秧下白鹭,驿亭秀木含疏烟。
投鞭清盥且展簟,明日去酌北流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一处险峻的山岭,视野开阔,可以远眺秦川。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六月登垄如登天,腾夷铁礓须判年。"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登山的艰难与攀登天空相提并论,形象地展示了山岭的险峻和高耸,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
"过险欲涉渭水渡,快眼喜见秦州川。"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克服困难后,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与期待之情。渭水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河流,而秦州川则象征着一片丰饶的土地。
"溪塍青秧下白鹭,驿亭秀木含疏烟。"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谷景色,其中溪流、绿色的稻田和飞翔的白鹭共同构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而远处的驿亭则笼罩在一层淡淡的烟雾之中,增添了几分神秘。
"投鞭清盥且展簟,明日去酌北流泉。" 这两句则透露出了诗人旅行的疲惫和对第二天继续前行的计划。在这里,“投鞭”意味着停下马匹休息,而“清盥”则是洗脸的意思,展开簟(一种草席)可能是在野外临时搭建的一个简易床榻。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明日继续前行并品尝沿途美景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山岭、河流和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宁静,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旅行生活和对大自然的情感。
宁海许子名续字士成,年踰三十事母以孝称。
士成六岁失严父,母氏褓抱避乱慈溪城。
于时鲸鲵奋掷东海沸,红尘满天波血腥。
流离异乡几寒暑,慈母守义志节如霜明,盗平归来闾里惊。
母能爱子复善教,纺绩衣食使入庠序拜揖从先生。
所学在大伦,耻以文艺鸣。
家居近市母不乐,又为迎至龟岩之下养且耕。
儿壮母发白,诸孙长大能扶王母行。
士成岁时奉觞为母寿,蹁跹拜舞同孩婴。
食有黍稻殽有牲,母氏感旧涕泣难为情。
士成念母守节苦,身贱莫达天子廷。
每为乡闾道母事,辞旨悽咽弗忍听。
县令不之察,郡守不为闻,朝家有命谁能旌,悲哉士成之恨何由平。
嗟嗟今之人,岂无高车大马垂华缨。
推恩及父母,丘垄沾光荣。
立身奉法不能谨,虽有恩宠无由承。
身死污辱增,宗族愧丑父,不愿以为子弟,不硕以为兄。
孰若士成隐居不仕,行修于家驰令名。
龟岩土,厚且沃,龟岩水,甘且清。
龟岩之人谁与许子京,许子之贤母所令。
乡人祝许氏,母子年百龄。
母为人妇法,子为事亲之准绳。
嘉尔母子孝且贞,龟岩之高与天俱不倾。
乐哉士成配岩永久流芳声。
《许氏龟岩行》【明·方孝孺】宁海许子名续字士成,年踰三十事母以孝称。士成六岁失严父,母氏褓抱避乱慈溪城。于时鲸鲵奋掷东海沸,红尘满天波血腥。流离异乡几寒暑,慈母守义志节如霜明,盗平归来闾里惊。母能爱子复善教,纺绩衣食使入庠序拜揖从先生。所学在大伦,耻以文艺鸣。家居近市母不乐,又为迎至龟岩之下养且耕。儿壮母发白,诸孙长大能扶王母行。士成岁时奉觞为母寿,蹁跹拜舞同孩婴。食有黍稻殽有牲,母氏感旧涕泣难为情。士成念母守节苦,身贱莫达天子廷。每为乡闾道母事,辞旨悽咽弗忍听。县令不之察,郡守不为闻,朝家有命谁能旌,悲哉士成之恨何由平。嗟嗟今之人,岂无高车大马垂华缨。推恩及父母,丘垄沾光荣。立身奉法不能谨,虽有恩宠无由承。身死污辱增,宗族愧丑父,不愿以为子弟,不硕以为兄。孰若士成隐居不仕,行修于家驰令名。龟岩土,厚且沃,龟岩水,甘且清。龟岩之人谁与许子京,许子之贤母所令。乡人祝许氏,母子年百龄。母为人妇法,子为事亲之准绳。嘉尔母子孝且贞,龟岩之高与天俱不倾。乐哉士成配岩永久流芳声。
https://shici.929r.com/shici/XjY2zW.html
昔有邯郸女,艳色世无如。
手提青丝笼,采桑城南隅。
头上金雀钗,耳傍明月珠。
素手挽柔条,风吹绣罗襦。
使君驰五马,冠盖丽且都。
桑间问彼姝,云是秦罗敷。
裴回日将夕,命妾载后车。
长跪谢使君,妾有堂上姑。
剖竹节乃直,裂松心不枯。
使君善自爱,妾志终弗渝。
圣皇嗣丕祚,举礼秩无文。
幽明既肸蚃,大小齐骏奔。
况兹曲阜宅,巍巍阙里尊。
神灵俨斯萃,於焉致明禋。
肃将岂无人,顾属耆德臣。
精诚冀有托,达此皇意惇。
轺车戒远道,宴饯及良辰。
云山渺东鲁,归途春正殷。
黄金是何物,能摧壮士心。
有金交契厚,有金交意深。
一朝金用尽,相看同路人。
古人重交道,敬至义自伸。
我观管鲍徒,交厚情最亲。
知心两无猜,巽让常欣欣。
斯可愧薄俗,外物非所珍。
子鱼能一掷,幼安同浮尘。
弃之同一道,中有伪与真。
高风鲁连子,千载名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