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皛道中二章·其一》
《大皛道中二章·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藓色苍然入磴平,客来虹背踏云行。

挂梁断壑多悬碓,垂绠空潭有堕罂。

老木香如龙气古,奇禽俊似鹤姿清。

好山一路环青赭,馋眼看花不辨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皛道中的自然景观,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丰富的想象。首句“藓色苍然入磴平”,以“藓色”点明了山路的古老与自然的痕迹,而“入磴平”则暗示了行走在这样的山路上,尽管布满苔藓,但依然能够平稳前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欣赏。

接着,“客来虹背踏云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行人的身影比作在彩虹背上行走于云端,既形象地描绘了行进的高远,又增添了浪漫与神秘的色彩,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挂梁断壑多悬碓,垂绠空潭有堕罂”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山间独特的地貌特征。悬碓和堕罂分别指挂在悬崖上的石臼和落入深潭中的陶罐,这些景象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原始之美。

“老木香如龙气古,奇禽俊似鹤姿清”则转向对植物与动物的描绘。老树散发出的香气仿佛古老的龙之气息,而奇异的鸟类则如同鹤一般优雅清俊,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生物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崇敬之情。

最后,“好山一路环青赭,馋眼看花不辨名”总结了整个旅程的感受。诗人一路欣赏着环绕的青山,即使面对美丽的花朵,也因过于沉迷而未能一一辨识其名。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沉浸在自然之美的愉悦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皛道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作品。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其三

大吕功名重,鸿毛轩冕轻。

闲居客愈盛,暂出市皆倾。

溟海涵容大,龙门谒见荣。

谦光俨在目,恸哭望佳城。

(0)

丁尚书挽词二首·其一

凤跸游汾曲,非熊得伟人。

闺台尤显重,训诰愈深淳。

论道参黄阁,横经侍紫宸。

如何天不整,志业未全伸。

(0)

留别东郡诸僚友·其二

白璧紫金为世宝,贤愚知贵莫能名。

庙堂祭器杯盘物,随处得之光彩生。

(0)

和之美讽古·其一

曲逆从汉祖,出奇谁与让。

一朝寄天下,不及王陵戆。

(0)

赠祈雨妙阇黎

雨悭水涩从季秋,倏忽春半河断流。

有僧了妙能祷祈,直云天閟非人求。

朝诵咒,夜安禅,十阴九暗来纤纤。

咒光禅寂转相发,润泽徐乃通幽潜。

我老拜请良独难,香烟郁薄重霄间。

旁搜潭洞搅龙蛰,鞭雷走电开天关。

天意岂令一犁缓,人心正待百渠满。

补天不及人未知,禅心沉寂嗟尔为。

(0)

意行桥

枯槎浸清溪,飘飘野云度。

徘徊复徘徊,撚髭未成句。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