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祈雨妙阇黎》
《赠祈雨妙阇黎》全文
宋 / 叶适   形式: 古风

雨悭水涩从季秋,倏忽春半河断流。

有僧了妙能祷祈,直云天閟非人求。

朝诵咒,夜安禅,十阴九暗来纤纤。

咒光禅寂转相发,润泽徐乃通幽潜。

我老拜请良独难,香烟郁薄重霄间。

旁搜潭洞搅龙蛰,鞭雷走电开天关。

天意岂令一犁缓,人心正待百渠满。

补天不及人未知,禅心沉寂嗟尔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miào
sòng / shì

qiānshuǐcóngqiūshūchūnbànduànliú

yǒusēnglemiàonéngdǎozhíyúntiānfēirénqiú

cháosòngzhòuānchánshíyīnjiǔànláixiānxiān

zhòuguāngchánzhuǎnxiāngrùnnǎitōngyōuqián

lǎobàiqǐngliángnánxiāngyānbáozhòngxiāojiān

sōutándòngjiǎolóngzhébiānléizǒudiànkāitiānguān

tiānlìnghuǎnrénxīnzhèngdàibǎimǎn

tiānrénwèizhīchánxīnkuàngjiēěrwè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季节更迭、自然灾害与人间祈求之间微妙关系的画面。诗人以深厚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雨连绵,河流断裂的景象,并通过一位僧人的祈祷和禅修,展现了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力与信仰。

"倏忽春半河断流"一句,透露出季节变化带来的突如其来之变,河流的断裂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的中断。诗人通过僧人的祈求和禅修,探讨了天意与人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无奈。

"咒光禅寂转相发,润泽徐乃通幽潜"这两句,展示了禅宗对于内在心灵世界的探索与修炼,以及这种修为能够带来的内心平静和外界万物之润泽。诗人似乎在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一种对自然力量的尊重以及对人类自身力量的反思。

"我老拜请良独难,香烟郁薄重霄间"一句,则流露出诗人个人对于祈求雨水的迫切心情,以及这种心情在高远天际中显得微小而又渺茫。这里的"香烟"象征着祈祷和愿望,同时也隐含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最后两句"旁搜潭洞搅龙蛰,鞭雷走电开天关"则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自然景观,通过龙蛰、雷电等元素,诗人似乎在强调天地之间力量的激荡变化,而"天意岂令一犁缓,人心正待百渠满"则表达了对于天意不可预测和人类内心深处对充实与满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灾害、宗教信仰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即在面对无法掌控的大自然时,人类寻求内心平和与外界和谐的永恒追求。

作者介绍
叶适

叶适
朝代:宋   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   籍贯: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你喜欢

送朱子昭赴都

西陵潮落船初发,念子辞家去觅官。

直欲持书上光范,不妨卖药过邯郸。

黄河雪消水乱走,紫禁花浓春尚寒。

如此江山足行乐,莫将尘土污儒冠。

(0)

怀杨铁笛

琵琶声断翠鸾孤,铁笛山人泪眼枯。

闻道小弦今已绝,《竹枝》依旧唱西湖。

(0)

过邳州风雨不能渡宿州治

天下黄河势欲奔,江南游子黯销魂。

阴风怒作波涛险,秋雨忽来天地昏。

下榻可堪尘满席,开怀赖有酒盈尊。

晓晴又上征鞍去,城下新添涨潦痕。

(0)

题赵子固墨水仙

青竹珠帘人似玉,雾鬓风鬟缀灵粟。

一笑误翻金叵罗,香湿群仙翠桂㯮。

龙国朝回《八风舞》,凤池醉度《凌波曲》。

瑶瑟双歌李白词,冯夷捧出兰缣绿。

(0)

题蒲萄竹笋图

王母初来汉殿时,青鸾蹋折埽坛枝。

天风吹老龙珠帐,挂坠瑶簪醉不知。

(0)

颜子中池亭二首·其二

种树年年长,开窗面面凉。

雨苔生砌绿,秋叶堕池黄。

得句閒拈笔,抛书懒近床。

旅怀随所至,谁复计行藏。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