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松响拂溪流,六月寒声似晚秋。
不是临湖亭上客,谁容此下一科头。
朝来松响拂溪流,六月寒声似晚秋。
不是临湖亭上客,谁容此下一科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画面,松树的沙沙声轻轻拂过溪流,尽管时值六月,却带给人类似晚秋般的凉意。诗人通过"寒声似晚秋"这一比喻,暗示了画中或环境的清冷与静谧。最后两句"不是临湖亭上客,谁容此下一科头",则表达了诗人对画中人物的想象和赞叹,认为只有这样的雅士才配得上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中,随意地披散头发,享受这份宁静。整首诗以画为引,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高雅生活情趣的向往和对画中意境的欣赏。
青油幕底客弹冠,博士留秦羡美官。
四野共知温树好,三秋那识井梧寒。
引绳可碍狂夫直,榜户常教冷眼看。
太息水平风忽险,更从何处觅任安。
居兰处鲍总相宜,台底频加十二棋。
金瓮不妨垣外耳,白云常染镜中丝。
同园忽长弹蕉竹,落釜应惭煮豆萁。
犹幸九渊龙喜睡,探珠回首纬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