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妙不测,出入乘气机。
凝冰亦焦火,渊沦复天飞。
至人乘元化,动静体无违。
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晖。
神光烛九垓,玄思彻万微。
尘编今寥落,叹息将安归。
人心妙不测,出入乘气机。
凝冰亦焦火,渊沦复天飞。
至人乘元化,动静体无违。
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晖。
神光烛九垓,玄思彻万微。
尘编今寥落,叹息将安归。
这首诗由宋代朱熹所作,名为《斋居感兴二十首》之三,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首句“人心妙不测,出入乘气机”揭示了人心的微妙与不可预测性,暗示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受到内在气机的驱动。接下来的“凝冰亦焦火,渊沦复天飞”运用对比手法,以冰与火、深渊与天空的转换,象征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与转化,强调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变化无常的本质。
“至人乘元化,动静体无违”则转向对理想人格的探讨,认为真正的智者能够顺应自然规律,无论行动还是静止,都能保持和谐一致。这一句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顺应自然”的理念,强调了内在精神与外在世界的统一。
“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晖”通过比喻,进一步阐述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珍珠隐藏于水中,却能自发出美丽;玉石蕴藏于山中,光芒内敛而熠熠生辉。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也寓意着内在品质的高贵与外在表现的和谐。
“神光烛九垓,玄思彻万微”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思考,认为智慧如同神光般照亮整个宇宙,深入到万物的细微之处。这反映了儒家与道家哲学中追求真理、探求宇宙本质的精神。
最后,“尘编今寥落,叹息将安归”则流露出对传统文化与知识传承的忧虑。在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后,许多古代文献变得稀少,诗人对此感到惋惜,并思考着如何保存与传承这些宝贵的知识。这一句体现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以及对知识传承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人心、自然、道德、知识等多个层面的主题,展现了朱熹作为一位学者兼思想家的深厚学识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