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醉慵窥晓镜,贪欢失喂春蚕。
百啭娇莺听不厌,海棠花下钩帘。
日永屡添香脑,寒消欲褪银衫。
髻上金虫喜子,胸前碧草宜男。
六幅帐罗刚半掩,侧身春睡初酣。
嘱付雕梁燕子,莫教细语呢喃。
残醉慵窥晓镜,贪欢失喂春蚕。
百啭娇莺听不厌,海棠花下钩帘。
日永屡添香脑,寒消欲褪银衫。
髻上金虫喜子,胸前碧草宜男。
六幅帐罗刚半掩,侧身春睡初酣。
嘱付雕梁燕子,莫教细语呢喃。
这首清代词作《河满子》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女子的生活画面。首句“残醉慵窥晓镜”写女子清晨酒意微醒,懒于照镜子,流露出慵懒而惬意的气息。接着,“贪欢失喂春蚕”暗示了她沉浸在欢乐中,甚至忘了照料春蚕,体现了她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心态。
“百啭娇莺听不厌,海棠花下钩帘”两句,通过聆听婉转的鸟鸣和欣赏盛开的海棠,展现了女子对自然美的热爱和享受。她放下帘幕,静静地聆听,仿佛与世隔绝,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
“日永屡添香脑,寒消欲褪银衫”进一步描绘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女子在温暖的阳光下,感受着春日的暖意,衣物也逐渐轻薄,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髻上金虫喜子,胸前碧草宜男”这两句借物寓意,以金虫(可能是钗头凤)和碧草(象征吉祥如意)装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六幅帐罗刚半掩,侧身春睡初酣”描绘了女子春眠正浓的场景,帐幔半掩,她沉醉于甜美的梦境,春意盎然。
最后,“嘱付雕梁燕子,莫教细语呢喃”以拟人手法,女子似乎在对屋檐下的燕子低语,希望它们不要打扰她的美梦,展现出女子对安宁环境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春日闺中女子的闲适生活和内心世界,充满了诗意和女性特有的柔情。
今日何山是胜游,乱峰萦转绕沧洲。
云含老树明还灭,石碍飞泉咽复流。
遍岭烟霞迷俗客,一溪风雨送归舟。
自嗟尘土先衰老,底事孤僧亦白头。
公颜如雪柏,千载故依然。
笑我无根柳,空中不待年。
肯留归阙旆,坐待逆风船。
特许门传籥,那知箭起莲。
相逢月上后,小语坐西偏。
流落千帆侧,追思百尺巅。
躬耕怀谷口,水石羡平泉。
茅屋归元亮,霓裳醉乐天。
行闻宣室召,归近御炉烟。
未用歌池上,随宜教李娟。
儿童笑使君,忧愠常悄悄。
谁拈白接䍦,令跨金騕袅。
东风吹湿雪,手冷怯清晓。
忽发两鸣髇,相趁飞虻小。
放弓一长啸,目送孤鸿矫。
吟诗忘鞭辔,不语头自掉。
归来仍脱粟,盐豉煮芹蓼。
何似雷将军,两眼霜鹘皎。
黑头已为将,百战意未了。
马上倒银瓶,得兔不暇燎。
少年负奇志,蹭蹬百忧绕。
回首英雄人,老死已不少。
青春还一梦,馀年真过鸟。
莫上呼鹰台,平生笑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