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佳人竞晚妆,素钗斜倚曲栏旁。
月明应讶花无影,风细时闻玉有香。
何处佳人竞晚妆,素钗斜倚曲栏旁。
月明应讶花无影,风细时闻玉有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月光下装扮的女子与玉簪花相映成趣的场景,充满了静谧与雅致。
首句“何处佳人竞晚妆”,以问句形式引出画面,仿佛在探寻一位在夜晚精心打扮的女子,营造出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氛围。接着,“素钗斜倚曲栏旁”具体描绘了这位女子的形象,她佩戴着白色的发钗,斜靠在弯曲的栏杆旁边,姿态优雅,透露出一种闲适与从容。
“月明应讶花无影”,诗人通过月亮的明亮反衬出花影的消失,暗示了月光的皎洁与柔和,同时也表达了对花儿在月光下的美丽与神秘的赞叹。这里的“应讶”二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蕴含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惊喜与感慨。
最后一句“风细时闻玉有香”,则将注意力转向了玉簪花本身。微风吹过,不仅带来了花的香气,也让人联想到那发钗的材质——玉,似乎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玉香。这一句巧妙地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不仅描绘了花香,也通过“玉有香”这一细节,赋予了玉簪花一种高洁与珍贵的气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光、花影、微风和玉香的细腻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美感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
三秋万里五溪行,风里孤云不计程。
若念猩猩解言语,放生先合放猩猩。
蒙蒙竹树深,帘牖多清阴。
避日坐林影,馀花委芳襟。
倾尊就残酌,舒卷续微吟。
空际飏高蝶,风中聆素琴。
广庭备幽趣,复对商山岑。
独此爱时景,旷怀云外心。
迁莺恋嘉木,求友多好音。
自无琅玕实,安得莲花簪。
寄之二君子,希见双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