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拨双盘金凤,蝉鬓玉钗摇动。
画堂前,人不语,弦解语。
弹到昭君怨处,翠蛾愁,不抬头。
捍拨双盘金凤,蝉鬓玉钗摇动。
画堂前,人不语,弦解语。
弹到昭君怨处,翠蛾愁,不抬头。
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空寂的画堂前弹奏古琴的情景。她手中的双盘金凤指的可能是装饰精美的琴弦,蝉鬓玉钗则形容她头上的华丽首饰。琴声在空旷的大厅中回响,却没有人发声评论,只有琴弦自己在诉说着什么。
当琴音触及到昭君怨处,诗人通过翠蛾愁的描写,传达了女子心中的忧伤和对往事的思念。翠蛾本是古代传说中化身为蝴蝶的忠贞妇女形象,这里借用来比喻女子的忠贞不渝和深沉的哀愁。
最后一句“不抬头”则表明女子在深情地回忆过去,不愿意打断这份怀旧之情,即使是举目四望,也只是留恋于心中。整首诗通过对环境与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女性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以及她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我来请雨谒龙公,日脚已敛云冲融。
解衣盘礴暂小憩,清谈对此两相翁。
霏霏锯屑引意静,爇鼎忽闻弹丝桐。
少年水师貌颇古,十指捲袖如剥葱。
初为宫声变羽调,雅澹更觉神雍容。
是时昼晷屋角转,汹涌万木鸣西风。
吹蝉得志竞清啸,恍异人境如天宫。
兹山颇疑洞府外,地有奇石皆玲珑。
是何美韵惬振玉,意欲直造无何中。
尘埃自叹百僚底,谁谓一日欣遭逢。
更须霖雨起焦旱,兹游可记传无穷。
梅笑东风,只两日间,又新岁华。
有玉龟阿母,献三蟠实,蕊宫仙子,飞七香车。
春满虾帘,雪晴鸳瓦,窗户非烟笼翠纱。
萱堂上,看衣翻戏彩,觞捧流霞。君家。元是仙家。
几度看菖蒲九节花。
来剑池丹井,平分风月,一溪流水,犹泛胡麻。
寿庆千秋,荣封两国,绿鬓犹深杨柳鸦。
长生药,在蓬莱顶上,不必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