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中斜日照,池上落花浮。
若畏春风晚,当思秉烛游。
窗中斜日照,池上落花浮。
若畏春风晚,当思秉烛游。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傍晚,自然景色与人情意趣的和谐交融。首句“窗中斜日照”,以“斜日”点明时间,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氛围,暗示着一天即将结束,但仍有余晖洒满室内,给人以温馨之感。次句“池上落花浮”,则将视角转向室外,池塘之上飘浮着落花,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春天的生机与短暂。
后两句“若畏春风晚,当思秉烛游”,则由景入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春风虽好,但夜晚来临,寒意渐浓,诗人提醒自己或他人,即使在这样的时刻,也不应错过欣赏美景的机会,应当点燃蜡烛,继续享受这难得的春夜时光。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是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引出了对生活情趣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感受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
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
地灵草木得馀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并儿自古事豪侠,战争五代几百年。
天开地辟真主出,犹须再驾方凯旋。
顽民尽迁高垒削,秋草自绿埋空垣。
并人昔游晋水上,清镜照耀涵朱颜。
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
废兴髣髴无旧老,气象寂寞馀山川。
惟存祖宗圣功业,干戈象舞被管弦。
我来览登为叹息,暂照白发临清泉。
鸟啼人去庙门阖,还有山月来娟娟。
骨相坐一寒,仕宦经百谪。
晚入文昌省,又坐烦言啧。
诏书复收召,付以大典册。
期年甫奏篇,皇恐亟自劾。
归来稽山下,三食新穫麦。
草屦布裙襦,徒步老阡陌。
今年疾屡作,恍若将归客。
道士言犯土,拜章安舍宅。
巫言神去干,剪纸招魂魄。
把臂忽自悟,此岂屋漏脉。
尽去囊中药,默观鼻端白。
正气徐自还,鬼子何足磔。
折尽武昌柳,挂席上潇湘。
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
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鬓成霜。
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序兰亭,歌赤壁,绣衣香。
使君千骑鼓吹,风采汉侯王。
莫把骊驹频唱,可惜南楼佳处,风月已凄凉。
在家贫亦好,此语试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