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鲤当年纵碧流,何人鞭石誇平畴。
云低万里青虹见,春涨三江锦浪浮。
漠漠地疑通汉渚,盈盈人望济川舟。
谁云涸辙无消息,骧首龙门是旧游。
仙鲤当年纵碧流,何人鞭石誇平畴。
云低万里青虹见,春涨三江锦浪浮。
漠漠地疑通汉渚,盈盈人望济川舟。
谁云涸辙无消息,骧首龙门是旧游。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面景象,以鲤鱼为引线,巧妙地融入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首句“仙鲤当年纵碧流”,开篇即以灵动的鲤鱼在碧波中自由游弋的形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何人鞭石誇平畴”一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故事,以鞭石夸耀田畴之事,暗喻人们对于土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渴望。
“云低万里青虹见,春涨三江锦浪浮”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春日的云彩比作青色的虹霓,春水上涨时,江面泛起如同锦绣般的波浪,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漠漠地疑通汉渚,盈盈人望济川舟”则进一步描绘了广阔的水域与繁忙的航运景象,通过“通汉渚”与“济川舟”的对比,既表现了水道的辽阔,也体现了人们对水上交通的依赖与期待。
最后,“谁云涸辙无消息,骧首龙门是旧游”两句,以鲤鱼跃龙门的典故收尾,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追求梦想的主题。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