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鸟啼烟二月朝,若教开即牡丹饶。
天嫌青帝恩光盛,留与秋风雪寂寥。
黄鸟啼烟二月朝,若教开即牡丹饶。
天嫌青帝恩光盛,留与秋风雪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黄鸟啼烟二月朝",黄莺在晨雾中啼叫,背景是二月的清晨,这里不仅点出了时间,更通过黄莺的啼叫传达了春意盎然的氛围。"若教开即牡丹饶"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机,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重花卉,其盛开往往象征着繁华与荣耀,这里若被教导而开,则是对自然赋予的生命力的赞美。
紧接着的"天嫌青帝恩光盛"一句,通过“天”和“青帝”的对比,表达了天地间恩泽广被的情景。“留与秋风雪寂寥”则是一个转折,秋风雪通常象征着萧瑟与冷清,但在这里,它们似乎也被赋予了一种平静而深远的美,寂寥二字更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生生不息力量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平和、宁静与永恒的向往。这是一种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表达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连榻听松,过门看竹,相期放迹林峦。
一卧沧江,秋光几换颓颜。
凄凄夜雨黄花泪,更为谁、弹满西阑。
恁销沈,玉海珊枝,不挂渔竿。
曾传交让池边树,有吴侨并宅,偕隐高閒。
片席鸥波,应通鹤梦清寒。
归云已是忘机地,漫醉抛、屋里青山。
最知心,斜月窥尊,长送君还。
明月谁家,甚今年今夕,多事重圆。
移盘夜辞汉阙,贮泪铜仙。
珠帘画栋,倒寒波、空影如烟。
魂断处,长门烛暗,数声惊雁蛮弦。
还见山河残影,恁磨成桂斧,补恨无天。
凄凉镜尘顿掩,云里婵娟。
东华故事,祝团圞,归梦空悬。
凝望久,蓬壸翠水,西流好送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