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鸳湖、万株杨柳,飘零几历寒暑。
沧桑劫后云烟幻,零落扇纨衫纻。谁付与。
是往日、升平选胜高歌处。双双董许。
看指落天花,书翻秘笈,含睇各无语。灵呵护。
楚失依然归楚。神光想像毫楮。
南邦黎献留题遍,谁更抗声钟吕。吟复住。
怅画里、蕉栏竹径难寻取。烽连古戍。
问甚日烟波,重携琴鹤,续访棹歌侣。
问鸳湖、万株杨柳,飘零几历寒暑。
沧桑劫后云烟幻,零落扇纨衫纻。谁付与。
是往日、升平选胜高歌处。双双董许。
看指落天花,书翻秘笈,含睇各无语。灵呵护。
楚失依然归楚。神光想像毫楮。
南邦黎献留题遍,谁更抗声钟吕。吟复住。
怅画里、蕉栏竹径难寻取。烽连古戍。
问甚日烟波,重携琴鹤,续访棹歌侣。
这首词以秀水汪碧巢先生的遗照为引,表达了对往昔繁华景象的追忆和对故人无尽的怀念。"问鸳湖、万株杨柳"描绘了昔日的热闹场景,而"飘零几历寒暑,沧桑劫后云烟幻"则暗示了岁月流转和历史变迁。词中提到的"董许"可能是指两位友人,他们曾在此地共度欢乐时光,如今却只能默默凝视遗像,无声相对。
"灵呵护,楚失依然归楚"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以及对先生精神的敬仰。"神光想像毫楮"运用比喻,赞美先生的才情如同神光照耀在纸上。"南邦黎献留题遍"反映出先生在当地的影响深远,但无人能再如他般豪放吟唱。
"画里、蕉栏竹径难寻取"表达了对旧日景致的失落感,"烽连古戍"则暗指战乱,使得诗人期待能有一天再次携手琴鹤,重游旧地。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遗照的补题,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维舟向天津,潮落日已晚。
燎火明渡头,大儿忽在眼。
离合岂偶然,惭愧劳往返。
骨肉保团圆,今幸遂初愿。
喜极翻成悲,相看泪如霰。
秉烛坐忘眠,却怪寒更短。
轮台束装日,先愁上雪山。
闻山积冰雪,上比登天难。
但意到日已春尽,未必冰雪不消残。
人言或太过,山灵岂终顽。
今来一千六百里,崎岖先入松门关。
是日微霰天昼晦,尖风刺面痛若刓。
关弁劝速行,迟恐雪封山。
前进后却皆迷漫,行李车薄笨,我车轻且坚。
辕驹既壮健,骖服亦调娴。
仆夫贾勇遂施鞭,二台山店饼熟茶已煎,少息养令筋力完。
从此上绝壁,仰面气生孱。
不复有径路,唯见巑岏高下坚冰相结连。
厚不知几丈尺,积不知几岁年。
左顾崖深黑无底,右盼雪拥白浮天。
中间冰滑不容趾,进寸退尺如牵逆水船。
赖有松栏曲折傍崖护,不然跌死从马日百千。
到此性命拼弃捐,啸侪呼侣众力攒。
巨鞭鞭马马人立,鲜血一道成朱殷。
马籍人力脊破蹄穿不暇顾,人助马力腰弯背屈不敢不息肩。
争鼓喉咙齐喝号,人足马足相盘旋。
更愁来车当顶压,串铃摇荡先令宽处避侧边。
一盘复一盘,盘盘上云端。红墙一角望见喜生颜。
譬若禹门到顶差一跃,跃上悠然入巨川。
又若两阵相持生死决,出死入生高唱凯歌还。
惊喜翻垂泪,坚忍尚握拳。
不是亲历那知难若此,却笑孙绰天台空赋未必全。
《上雪山》【清·史善长】轮台束装日,先愁上雪山。闻山积冰雪,上比登天难。但意到日已春尽,未必冰雪不消残。人言或太过,山灵岂终顽。今来一千六百里,崎岖先入松门关。是日微霰天昼晦,尖风刺面痛若刓。关弁劝速行,迟恐雪封山。前进后却皆迷漫,行李车薄笨,我车轻且坚。辕驹既壮健,骖服亦调娴。仆夫贾勇遂施鞭,二台山店饼熟茶已煎,少息养令筋力完。从此上绝壁,仰面气生孱。不复有径路,唯见巑岏高下坚冰相结连。厚不知几丈尺,积不知几岁年。左顾崖深黑无底,右盼雪拥白浮天。中间冰滑不容趾,进寸退尺如牵逆水船。赖有松栏曲折傍崖护,不然跌死从马日百千。到此性命拼弃捐,啸侪呼侣众力攒。巨鞭鞭马马人立,鲜血一道成朱殷。马籍人力脊破蹄穿不暇顾,人助马力腰弯背屈不敢不息肩。争鼓喉咙齐喝号,人足马足相盘旋。更愁来车当顶压,串铃摇荡先令宽处避侧边。一盘复一盘,盘盘上云端。红墙一角望见喜生颜。譬若禹门到顶差一跃,跃上悠然入巨川。又若两阵相持生死决,出死入生高唱凯歌还。惊喜翻垂泪,坚忍尚握拳。不是亲历那知难若此,却笑孙绰天台空赋未必全。
https://shici.929r.com/shici/xTf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