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仁宗皇帝挽歌三首·其二》
《仁宗皇帝挽歌三首·其二》全文
宋 / 韩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玉几宵登寝,灵衣昼入宫。

追□□□□,□□□儿童。

松柏三川路,旌旗十月风。

龙髯攀才得,法泣抱遗弓。

(0)
鉴赏

这首挽歌描绘了对已故君主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句“玉几宵登寝”,以“玉几”象征皇权的神圣与庄严,夜晚登寝则暗示着君主的离世。接着,“灵衣昼入宫”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氛围,白天灵衣进入皇宫,意味着君主的灵魂已离开尘世,进入另一个世界。

“追□□□□,□□□儿童”中的空格部分可能涉及一些特定的仪式或场景,但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测。这句诗可能在描述为君主哀悼的仪式中,儿童们参与其中的情景,或是某种特定的悼念活动。

“松柏三川路,旌旗十月风”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气氛。松柏常被用来象征坚贞不屈的精神和永恒的生命,三川路可能指的是通往君主陵寝的道路,而“十月风”则可能是指深秋时节的凉风,增添了一种时间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

“龙髯攀才得,法泣抱遗弓”这两句是全诗情感最为浓烈的部分。龙髯,通常用来形容帝王的胡须,这里象征着君主的形象;“攀才得”表达了臣民们对君主的怀念与追思,他们试图抓住那已经逝去的时光。而“法泣抱遗弓”则是对君主去世的直接哀悼,法在这里可能代表了君主的法律或治国之道,遗弓则可能象征着君主的离去,以及对君主留下未竟事业的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通过对君主离世后一系列哀悼仪式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已故君主的深切哀悼与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君主治国理念和未竟事业的感慨。

作者介绍
韩维

韩维
朝代: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猜你喜欢

壬寅二月祥符河复仍由河干遣戍伊犁蒲城相国涕泣为别愧无以慰其意呈诗两首·其一

幸瞻巨手挽银河,休为羁臣怅荷戈。

精卫原知填海误,蚊虻早愧负山多。

西行有梦随丹漆,东望何人问斧柯。

塞马未堪论得失,相公且莫涕滂沱。

(0)

海潮寺

树压鸟声死,绿垂山势围。

漏云双塔过,病雨一花飞。

鱼薧摊僧饭,蜗涎蔓佛衣。

无风空外响,人说夜潮归。

(0)

山居

松石斗嶙峋,奇山逢故人。

往来天际路,吟啸梦中身。

三月雪犹冻,一岩花不春。

泉声云外落,洗尽十年尘。

(0)

吴园六朝松

六朝销废尽,剩此一株松。

石劈苍根冷,脂乾白藓封。

团烟巢鹳鹤,老干逼虬龙。

薄暮婆娑下,清飕动远钟。

(0)

摇落

摇落江天气惨凄,野黄云白惑东西。

可怜饥鼠当人立,无柰寒鸦向客啼。

杳杳夕阳葭浦阔,茫茫秋水稻田低。

销魂何地归衰疾,触处烟尘沸鼓鼙。

(0)

唐叔良溪居

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