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寄崔伯易》
《奉寄崔伯易》全文
宋 / 王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功业尝闻亦有时,可能天命出依违。

终看世态真何道,不得吾心自合归。

廊庙得逢应有义,草茅虽老尚知非。

秋来客况无他异,时向西风诵式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cuībǎi
sòng / wánglìng

gōngchángwényǒushínéngtiānmìngchūwéi

zhōngkànshìtàizhēndàoxīnguī

lángmiàoféngyìngyǒucǎomáosuīlǎoshàngzhīfēi

qiūláikuàngshíxiàng西fēngsòngshìwēi

翻译
功业曾经听说也有起落之时,或许天意总是反复无常。
最终看清世间百态,究竟何为正道,既然无法迎合,那就让心回归本真。
在朝廷中遇到机会应当有所作为,即使身处草野,年迈依然明白是非。
秋天来临,我的客居生活并无特别,常常对着西风吟咏《式微》这样的古诗。
注释
功业:指个人的成就或事业。
天命:指上天赋予的命运或安排。
廊庙:朝廷,指国家权力中心。
草茅:代指民间,草屋茅舍。
式微:出自《诗经》,表达对统治者不体恤百姓的呼唤。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王令所作,题为《奉寄崔伯易》。王令以其深沉的笔触和独到的情感,在诗中表达了对功业与天命、世态与个人心志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首句“功业尝闻亦有时”表明功业成就并非永恒,有其必然的时机。紧接着,“可能天命出依违”则暗示了人与自然法则之间的微妙关系,天命虽难以捉摸,却又是人所必须顺应的。

“终看世态真何道,不得吾心自合归”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观察和内心的不满与抗争。世态虽然复杂多变,但诗人坚持自己的内心世界,不随波逐流。

“廊庙得逢应有义,草茅虽老尚知非”显示了诗人对正义的坚守,即便是在荒废的庙宇中偶遇,也能感受到正义的存在;即使在年迈而经验丰富的人那里,也能明辨是非。

最后,“秋来客况无他异,时向西风诵式微”则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寂寞。在秋天的凉风中,他以低沉的声音吟诵着自己的诗歌,这是他内心世界的回响,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抗争。

王令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其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哲思,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朝代:宋   生辰:1032~1059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你喜欢

悼李承议

去后家山宴未阑,已闻忙盖旅中棺。

几多言笑情先断,些小穷通梦已残。

友爱方嗟离别易,子贤休恤继承难。

曾相从处应留恨,未结松庵弃外观。

(0)

鼓角楼初成·其二

云中人作四星看,十二光阴一箭寒。

吉事有祥戎事静,溪山赢得倚栏干。

(0)

戏寄南华翁·其三

始闻佳耦得韩娘,百里恩新绶与章。

月欲笼人笼未得,先生犹治鲁山忙。

(0)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其二

家近西湖去欲飞,到山心却为山迟。

看禅弟子人休问,正是龛中作梦时。

(0)

泛舟钱塘西湖·其二

归鹭悠悠一带长,白蘋红蓼是家乡。

夕阳临水閒窥处,此意安知世累忙。

(0)

延平阁閒望·其六

倚阑谁问紫玄翁,湘浦幽怀莫我同。

邂逅秦渔人不识,扁舟常在水西东。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