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处日已远,别情转绸缪。
行行千里馀,脉脉无时休。
夜与梦相随,昼与泪俱流。
山高恨不断,水阔遮无由。
欲吞不下咽,欲吐不出喉。
戟我胸肺间,有如鱼挂钩。
寻端无从来,了知在心头。
翻疑一寸心,能容如许愁。
平生丈夫气,愧此须髯虬。
朝来看蓬鬓,满鉴雪霜浮。
别处日已远,别情转绸缪。
行行千里馀,脉脉无时休。
夜与梦相随,昼与泪俱流。
山高恨不断,水阔遮无由。
欲吞不下咽,欲吐不出喉。
戟我胸肺间,有如鱼挂钩。
寻端无从来,了知在心头。
翻疑一寸心,能容如许愁。
平生丈夫气,愧此须髯虬。
朝来看蓬鬓,满鉴雪霜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不尽的离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日月、山水,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以及因别离而产生的心绪纷繁。
“行行千里馀,脉脉无时休”表明思念之情如长河不断,其强烈程度不分昼夜。梦中与泪水相伴,是对远方亲人深沉思念的写照,而这份思念又如山高水阔,难以跨越。
“欲吞不下咽,欲吐不出喉”形象地描绘了心中的哀愁,不仅无法释怀,而且像鲠在喉,令人难受。诗人用“戟我胸肺间,有如鱼挂钩”的比喻,强调这种思念之痛,如同鱼儿被钩挂住,无法挣脱。
最后,“平生丈夫气,愧此须髯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够坚强的自责,而“朝来看蓬鬓,满鉴雪霜浮”的描写,则是对时光易逝和年华老去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人离愁别绪的一种美学境界。
昆仑之脉从天来,散作岳镇千琼瑰。
帝怒东南势倾削,特耸一柱名天台。
天台环周五百里,金翅擘翼龙分胎。
峰峦一一插霄汉,涧瀑处处奔虹雷。
华顶最高透天顶,万八千丈青崔嵬。
乘云御风或可上,我忽到之亦神哉!
游氛豁尽日当午,洞视八表无纤埃。
南溟东海白一杯,括苍雁宕青数堆。
千峰簇簇莲花开,中峰端严一莲台。
华藏世界宛如此,醯鸡不识良可哀。
渺茫夸阆苑,荒忽求蓬莱。
何如天台灵异在人境,劫火不到无三灾。
神泉自流,琪树不栽,弥山药草,满谷丹材。
应真隐显混樵牧,飞仙游戏同婴孩。
羲之乏灵骨,太白非仙才。
已住神山却归去,空馀石屋寒苍苔。
我已梦觉墙根槐,安能更逐鱼龙豗。
径须习定栖峰顶,饱看沧桑三百回。
《华峰顶》【清·潘耒】昆仑之脉从天来,散作岳镇千琼瑰。帝怒东南势倾削,特耸一柱名天台。天台环周五百里,金翅擘翼龙分胎。峰峦一一插霄汉,涧瀑处处奔虹雷。华顶最高透天顶,万八千丈青崔嵬。乘云御风或可上,我忽到之亦神哉!游氛豁尽日当午,洞视八表无纤埃。南溟东海白一杯,括苍雁宕青数堆。千峰簇簇莲花开,中峰端严一莲台。华藏世界宛如此,醯鸡不识良可哀。渺茫夸阆苑,荒忽求蓬莱。何如天台灵异在人境,劫火不到无三灾。神泉自流,琪树不栽,弥山药草,满谷丹材。应真隐显混樵牧,飞仙游戏同婴孩。羲之乏灵骨,太白非仙才。已住神山却归去,空馀石屋寒苍苔。我已梦觉墙根槐,安能更逐鱼龙豗。径须习定栖峰顶,饱看沧桑三百回。
https://shici.929r.com/shici/bTy2wIy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