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冰幕千丝,我箑美无度。
习习南浦秋,受藏忆袭护。
之子思吴鳞,触热遥问津。
举箑寄薄劣,却暑兼障尘。
荆榛道崎岖,轻车宜徐徐。
戴星秣骊驹,未午投林庐。
酌月重来期,名言毋重违。
自嗟君是客,忍赋别离诗。
春冰幕千丝,我箑美无度。
习习南浦秋,受藏忆袭护。
之子思吴鳞,触热遥问津。
举箑寄薄劣,却暑兼障尘。
荆榛道崎岖,轻车宜徐徐。
戴星秣骊驹,未午投林庐。
酌月重来期,名言毋重违。
自嗟君是客,忍赋别离诗。
这首宋诗《洪扇赠别芮通父》以春天的冰幕和千丝为背景,描绘了诗人赠予友人芮通父一把扇子的情景。"春冰幕千丝"形象地写出早春时节冰尚未完全消融,丝丝凉意中透出的清新。诗人赞美扇子之美,暗示其不仅实用,更寓含着深厚的情感。
"习习南浦秋,受藏忆袭护",通过南浦秋风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关怀,希望这把扇子能如同秋天的微风,为他送去清凉与慰藉。"之子思吴鳞,触热遥问津",以鱼儿思归江河比喻友人对故乡的思念,扇子成为连接他们的纽带。
"举箑寄薄劣,却暑兼障尘"进一步强调扇子的功能,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接下来,诗人提醒友人在荆棘丛生、道路崎岖的旅程中,应谨慎驾驶,慢慢前行,"轻车宜徐徐"。
"戴星秣骊驹,未午投林庐"描绘了友人早出晚归的辛苦,"戴星"即星夜赶路,"骊驹"指骏马,"投林庐"则指向友人家。最后,诗人约定月夜重聚,"酌月重来期,名言毋重违",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扇子这一物象,传递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离别的不舍,展现了宋词细腻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