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行东山,今朝度西岭。
山前福岩寺,高下得要领。
下通赤帝庙,上彻祝融顶。
回环生气势,开辟见光景。
湘江献五曲,岳市陈万井。
青林间香稻,一一辨疆顷。
颇怜东山隘,对此意方逞。
居高能尽下,熟玩令人省。
三日行东山,今朝度西岭。
山前福岩寺,高下得要领。
下通赤帝庙,上彻祝融顶。
回环生气势,开辟见光景。
湘江献五曲,岳市陈万井。
青林间香稻,一一辨疆顷。
颇怜东山隘,对此意方逞。
居高能尽下,熟玩令人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福岩寺》,描绘了作者游历福岩寺及其周边景色的体验。首句“三日行东山,今朝度西岭”展现了旅程的连续性和今日的转折,暗示了对寺庙的期待。接下来,“山前福岩寺,高下得要领”表达了对寺庙位置和布局的赞赏,认为其高低错落有致。
“下通赤帝庙,上彻祝融顶”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层次感,赤帝庙和祝融顶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神祇和崇高的山峰。诗人通过“回环生气势,开辟见光景”赞美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以及从中感受到的生机和开阔视野。
“湘江献五曲,岳市陈万井”则描绘了湘江蜿蜒曲折的美景和繁华的市井生活,显示出地域特色。诗人观察细致,“青林间香稻,一一辨疆顷”,描述了田野间的稻田清晰可辨,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繁荣。
最后两句“颇怜东山隘,对此意方逞”表达了诗人对东山狭小道路的喜爱,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更能领略到生活的乐趣。而“居高能尽下,熟玩令人省”则寓含哲理,意味着站在高处可以俯瞰全局,使人深思人生与自然的关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福岩寺的地理风貌,融入了对自然、人文和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别离杨柳青,樽酒表丹诚。
古道携琴去,深山见峡迎。
暖风花绕树,秋雨草沿城。
自此长江内,无因夜犬惊。
青春终日雨,公子莫思晴。
任阻西园会,且观南亩耕。
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
父老应相贺,丰年兆已成。
弹筝峡东有胡尘,天子择日拜将军。
蓬莱殿前赐六纛,还领禁兵为部曲。
当朝受诏不辞家,夜向咸阳原上宿。
战车彭彭旌旗动,三十六军齐上陇。
陇头战胜夜亦行,分兵处处收旧城。
胡儿杀尽阴碛暮,扰扰唯有牛羊声。
边人亲戚曾战没,今逐官军收旧骨。
碛西行见万里空,幕府独奏将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