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昔别若梦中,天涯忽相逢。

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

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

送君不尽意,书及雁回峰。

(0)
注释
昔别:过去的离别。
若梦中:像在梦境中。
天涯:遥远的地方。
忽相逢:忽然相遇。
洞庭:洞庭湖。
破秋月:映破秋夜的月光。
纵酒:痛饮。
愁容:愁苦的脸色。
赠剑:赠送宝剑。
刻玉字:刻有玉文的。
延平:地名,可能指延平王(福建一带的民间传说中的英雄)。
蛟龙:象征勇猛或吉祥。
送君:送别你。
不尽意:心中话未完。
书:书信。
雁回峰:雁回峰,可能指代远方的山峰,寓意书信能送到远方。
翻译
昔日离别如在梦中,不料在遥远的地方忽然相遇。
在洞庭湖上,秋月被打破,借酒浇愁,笑容暂开。
赠送你刻有玉字的宝剑,那是延平二位蛟龙的象征。
虽然我心中有千言万语未尽,只能寄托于书信,随大雁飞到雁回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逢、畅饮并赠送礼物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意和不舍之情。首句"昔别若梦中"通过比喻,将过去的离别比作一场梦,让人感到既虚幻又难以忘怀。紧接着"天涯忽相逢"则突显了朋友之间偶然重逢的喜悦,天涯,即天边,象征着极远的地方,意味着无论多么遥远,都能不期而遇。

第三句"洞庭破秋月"以洞庭湖的明月为背景,"破"字用得妙,既描绘了月亮的完整与美丽,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纵酒开愁容"则透露出诗人在宴席上畅饮,以酒浇愁,用一种放达的情怀来对待生活。

"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一句中,"赠剑"表明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而"刻玉字"则显示出诗人赠送之物非同小可,既有实用性,也蕴含着美好寓意。"延平两蛟龙"中的"蛟龙"常喻才德兼备的人物,这里可能暗指受赠者具有不凡的才能。

末尾两句"送君不尽意,书及雁回峰"表达了诗人在朋友离别时无法完全倾诉心中所思所感,只能通过书信来传达。"书及雁回峰"中的"雁"指的是大雁,这里用它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既象征着远行者的寂寞,也映射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春兴七首·其六

深春积雨感年芳,暮馆轻寒透客裳。

翠柳条柔先改色,紫兰花冷不飘香。

山中虎豹人烟少,海上楼台蜃气长。

燕子新来畏沾湿,一双相对立空梁。

(0)

狮子林十四首·其十二问梅阁

窗间月色微,薄雪自风吹。

谁得春消息,南枝定北枝。

(0)

夜宴曲

铜盘绛蜡流晴虹,蜀丝步障围香风。

瑶钗宝髻光玲珑,红牙按控白纻舞。

仙袂翩翩欲轻举,惊鸿翻云雏凤语。

水晶帘箔摇寒星,金鸭脑麝流芳馨。

兰芽玉茁春娉婷,钿簧悠悠歌宛宛。

鲸吸流霞恨杯浅,曲阑露寒斜月转。

(0)

蔡芝林为蒋公进求画扇遂题

蒋君我未识,好事能延宾。

从游蔡夫子,是可知其人。

谓我隘而介,傲兀长居贫。

尚耽山水癖,豪缣扫嶙峋。

一介不以取,尤难辄交亲。

片纸畴可得,吾将永为珍。

夫子为之请,一一重具陈。

仍持君扇来,求写湘江春。

我方习吾静,天游浩无垠。

适闻夫子言,笑落头上巾。

丈夫贵知己,谊合情便真。

苟能志吾志,宁谓非吾伦。

况闻君远祖,三径招隐沦。

清风千载馀,遐躅君能遵。

渍笔一挥洒,翛翛见霜筠。

交加林影间,团团月如银。

时方凉雨歇,斋居绝纤尘。

缅焉怀二仲,安能与之邻。

掷扇返夫子,衣袂凌风振。

为我先谢君,美酒宜多询。

秋高月明夜,直造君宁嗔。

(0)

无题诗次刘虞部韵二首·其一

梨花宿酒半腔存,自压春风紫蔗盆。

血沁臂鞲牙有迹,酥凝乳酪爪无痕。

金塘水暖鱼跳子,玉陛尘清鹤弄孙。

回想宫人斜畔路,几家寒食未招魂。

(0)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四首·其三

歌酒栏干事已非,玉人惆怅卷罗帏。

可堪荏苒争先谢,更不踌躇各自飞。

尽扫庭枝风敛怨,偶粘尘网雨冲围。

今朝蝶似长安客,差况残春寂寞归。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