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白楼留别史戺庵》
《太白楼留别史戺庵》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五年三度客南州,强半登临在此楼。

若使人生无别恨,祇除江水不东流。

歌残白纻辞官阁,吟断青山上客舟。

却羡姑溪溪柳色,解将青眼为君留。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太白楼留别史戺庵》。诗中描绘了诗人多次造访南州,在太白楼上的登临之感,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五年三度客南州,强半登临在此楼”,以时间与地点的反复强调,表达了诗人对南州与太白楼的深厚情感。五年间三次来访,一半的时光在楼中度过,可见其情之深、意之浓。

颔联“若使人生无别恨,祇除江水不东流”,运用假设与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别离之痛的感慨。如果人生没有离别的遗憾,或许江水也不会向东流去。这里借自然现象比喻人生的无奈与悲凉,引人深思。

颈联“歌残白纻辞官阁,吟断青山上客舟”,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歌声随着白纻(一种丝织品)的舞动而消散,青山之上,客船渐行渐远,诗人的情感在歌声与吟诵中逐渐消逝,形象地表现了离别的哀愁。

尾联“却羡姑溪溪柳色,解将青眼为君留”,以羡慕姑溪溪边柳树的青绿,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柳树以其青翠的颜色,似乎在用“青眼”(表示特别关注或喜爱的眼神)挽留友人,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伤感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安排,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哀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苦热行·其二

忆昔伏波南伐时,穿岸为宫避炎气。

青草茫茫起瘴烟,吹虫含沙总堪畏。

人生惜死非男儿,但有马革可裹尸,武陵之曲何伤悲!

(0)

君马黄

君马黄,我马骊,二马八足争驱驰。

回头顾影双骄嘶,尾端散作赪虹飞。

黄马曜日黄金晶,骊马谓是玄天精,眼前好丑那能明。

吾闻良骥称以德,不闻矜此骊黄色。

世无伯乐识者谁,有德无色空自知。

(0)

与陈仁先傅治乡徐愈斋会饮·其四

自诩知微且见几,聊将聚饮卜南归。

江湖粗辨鱼羹饭,何幸君恩听拂衣。

(0)

述怀

夜起二十年,仓卒当此局。

依然坐待旦,自顾殊录录。

习气最难除,求治谁能速。

先富而后教,解此意已足。

为政好握权,一念等流俗。

国侨以治郑,葛亮以治蜀。

区区法家语,王道未易复。

(0)

正月十六日奉皇帝即位于新京郊天礼成改元康德·其二

夏后厄有穷,中绝四十载。

吾皇归满洲,二年定辽海。

中兴与开创,赫赫有真宰。

人心不忘旧,制胜若因垒。

中原可徐复,修德犹有待。

一言几兴邦,惟以敬胜怠。

忽曰我得天,天命固未改。

(0)

星浦大和旅馆赋盆花

南妆尚未丽,北宇饶丁香。

玉簪独幽艳,兼彼二者长。

此花小于簪,才可喻钗梁。

皭然天下白,间色谁能当?

岂可无嘉名,名之曰夜光。

聊以比夜合,双璧堪辈行。

玉气如白虹,意奇语非常。

礼经极能事,物色收众芳。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