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山、王气一消沈,幽人下重关。
管园林春绣,燕莺晨闹,自铸词仙。
万里麻鞋犹在,韩石枉磨刊。
岭海听潮梦,帆影鸥边。
绿野凄凉门馆,剩灵光屹立,鲁殿年年。
算长安落叶,残月媚吟笺。
听津沽、渔村烟语,到黍离、草蔓总悽然。
山深处,望金台树,北斗依难。
自西山、王气一消沈,幽人下重关。
管园林春绣,燕莺晨闹,自铸词仙。
万里麻鞋犹在,韩石枉磨刊。
岭海听潮梦,帆影鸥边。
绿野凄凉门馆,剩灵光屹立,鲁殿年年。
算长安落叶,残月媚吟笺。
听津沽、渔村烟语,到黍离、草蔓总悽然。
山深处,望金台树,北斗依难。
这首《八声甘州·秋夜怀人,上夏师北平》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怀念远方友人的凄美画面。
开篇“自西山、王气一消沈”,以西山的王气消散起笔,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接着“幽人下重关”一句,点明了诗中主人公的身份——一位隐居的文人,他独自一人,远离尘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管园林春绣,燕莺晨闹,自铸词仙。”这一句通过描绘春天园林中的生机勃勃景象,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超脱。他如同一位词仙,独自铸就心中的诗篇,不为外界所动。
“万里麻鞋犹在,韩石枉磨刊。”这里借用了韩愈的故事,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相隔万里,那份情谊却如同韩愈的石碑一般,虽历经岁月磨砺,却依然清晰可见。
“岭海听潮梦,帆影鸥边。”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对远方的向往。在海边倾听潮声入梦,想象着远方友人的身影在鸥鸟飞翔的海上,充满了对相聚的渴望。
“绿野凄凉门馆,剩灵光屹立,鲁殿年年。”这几句描绘了主人公居住环境的冷清与寂寥,但心中却有一股坚韧的力量,如同鲁殿(古代祭祀场所)中永恒的灵光,年复一年地照亮着他的心灵。
“算长安落叶,残月媚吟笺。”长安,古都,象征着繁华与梦想。落叶与残月,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而“媚吟笺”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听津沽、渔村烟语,到黍离、草蔓总悽然。”这两句通过听闻渔村的烟语和草木的生长,引出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愁。“黍离”典故出自《诗经》,常用来表达对故国的怀念和对家园的思恋。
“山深处,望金台树,北斗依难。”最后两句将思绪引向更深的山林,眺望远处的金台树和北斗星,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对故乡、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品格。
忠义不易得,得之况一乡。
伟哉革除年,八公先后慨以慷,梓里千载生辉光。
王修撰,广德亡。郑行人,东平戕。
萧县不受胁,力战殉封疆。
京师既陷徐卢执,同日又杀两侍郎。
但见周公,不见成王。掷笔痛哭,大呼高皇。
秦法未闻诛十族,得祸之惨无如缑城方。
骈首八百七十人,焉能活我贤太常。
叶公指斥亦遭戮,至今史笔犹煌煌。
旧闻祠中列林郑,号为十烈同享尝。
不知何时去徐叶,毋乃讨论未之详。
我读《逊国忠臣记》,内有刑部司务郎。
自号塞翁亦台士,夔庆万里从奔藏。
石楼顾老变名姓,扣角高歌《饭牛行》。
春坊遭劓事非实,要亦节概殊寻常。
八忠十烈未足尽,俎豆增祀宜一堂。
吁嗟乎,金川门启迎燕王,景隆之罪万死奚足偿。
洪武养士三十载,可无义士扶伦纲。
君不见,赤城郡中忠烈气,蒸作彤云万丈芒。
《台州八忠祠歌》【清·戚学标】忠义不易得,得之况一乡。伟哉革除年,八公先后慨以慷,梓里千载生辉光。王修撰,广德亡。郑行人,东平戕。萧县不受胁,力战殉封疆。京师既陷徐卢执,同日又杀两侍郎。但见周公,不见成王。掷笔痛哭,大呼高皇。秦法未闻诛十族,得祸之惨无如缑城方。骈首八百七十人,焉能活我贤太常。叶公指斥亦遭戮,至今史笔犹煌煌。旧闻祠中列林郑,号为十烈同享尝。不知何时去徐叶,毋乃讨论未之详。我读《逊国忠臣记》,内有刑部司务郎。自号塞翁亦台士,夔庆万里从奔藏。石楼顾老变名姓,扣角高歌《饭牛行》。春坊遭劓事非实,要亦节概殊寻常。八忠十烈未足尽,俎豆增祀宜一堂。吁嗟乎,金川门启迎燕王,景隆之罪万死奚足偿。洪武养士三十载,可无义士扶伦纲。君不见,赤城郡中忠烈气,蒸作彤云万丈芒。
https://shici.929r.com/shici/fpPby.html
万物皆有尽,孤生岂无休。
冉冉即迟暮,脉脉怀殷忧。
星霜忽已易,岁月嗟何遒。
明河耿遥夜,皓魄扬清秋。
吟蝉露下切,落叶烟中稠。
银缸映户外,锦瑟横床头。
美人怅何处,良会知末由。
来晨不可计,去日焉能留。
掩镜释浩叹,临觞激清讴。
遗情以乘化,宇宙从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