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圣多胜迹,幽窅景益奇。
霜皮挺老树,女萝相蔽亏。
萧萧青琅玕,古澹绝世姿。
疏影荡微风,湘波泛涟漪。
徒存高衲偈,剩有名贤诗。
九带寻遗踪,峭壁空厜㕒。
长松落子声,如闻仙人棋。
空明浩啸廊,想像跏趺时。
蜕骨体自轻,世人那得知。
会圣多胜迹,幽窅景益奇。
霜皮挺老树,女萝相蔽亏。
萧萧青琅玕,古澹绝世姿。
疏影荡微风,湘波泛涟漪。
徒存高衲偈,剩有名贤诗。
九带寻遗踪,峭壁空厜㕒。
长松落子声,如闻仙人棋。
空明浩啸廊,想像跏趺时。
蜕骨体自轻,世人那得知。
这首清代张廷璐的诗《先公有浮山诗因忆旧游敬步原韵.陆子岩前竹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画面。诗人首先赞美了浮山众多胜迹中的幽深景象,特别强调了古老树木和攀附其上的女萝,增添了神秘与古朴的气息。接着,他细致地描绘了琅玕般的竹叶在微风中摇曳,湘水泛起涟漪,营造出宁静而灵动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高衲偈”和“名贤诗”,暗示了这里曾有高僧和文人墨客留下过禅意与诗意的痕迹。诗人追寻这些遗迹,感叹峭壁之上的空旷寂寥,仿佛能听到松子落地的声响,如同仙人的对弈之声。他还想象着古人静坐冥想的场景,表达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的体验无法为世人所理解,流露出一种孤独而超然的心境。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浮山的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的厚重,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道人昔隐吴山麓,檐下常留白云宿。
道人今住钟山西,半櫩思借白云栖。
吴山钟山相对起,江水江花三百里。
多情惟有故山云,长日氤氲落窗几。
窗几白云看渐多,道人身在白云窝。
兴来击碎铁如意,翻作青天白日起。
青天云起知多少,笑指蓬莱山石小。
沧溟弱水一杯中,咫尺扶桑海光晓。
我生本是无心人,叨入青琐陪朝绅。
平生无限江海趣,白云常与情相亲。
偶来假榻云窗卧,满屋白云寒欲堕。
横江孤鹤一声秋,枕上黄粮忽惊破。
黄鹤楼头鹤飞去,辽东白鹤知何处。
何如结屋凤城西,坐听鹤声来玉宇。
玉宇澄清玉镜明,戛然孤响落青冥。
天风吹入松窗底,半夜秋生四座声。
窗中美人云霄士,素被香绡寒熟睡。
惊回一枕小游仙,恍在丹山璚岛里。
丹山琼岛綵云深,山中珠树森成林。
珠林花开不知数,花开处处皆仙禽。
何当飞弄瀛洲月,听取长鸣山石裂。
归来一笑蟠桃春,赤壁横江何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