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箨解香苞,新梢展凤毛。
空庭明月夜,只怪粉墙高。
粉箨解香苞,新梢展凤毛。
空庭明月夜,只怪粉墙高。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在月光下的清雅之美。首句“粉箨解香苞”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竹笋破土而出,散发出阵阵清香的景象,其中“粉箨”指的是竹笋外层的薄膜,“香苞”则暗示了竹笋内部即将绽放的生命力。次句“新梢展凤毛”进一步展现了竹子生长的姿态,新长出的竹枝如同凤凰的羽毛般美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后两句“空庭明月夜,只怪粉墙高”,将画面拉至夜晚的庭院中,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竹影婆娑,与高高的粉墙形成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里的“粉墙”不仅指物理上的墙壁,也象征着外界的阻隔或束缚,而竹子则以其坚韧不拔的形象,象征着内在的自由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在月夜下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入林非任诞,怀抱良有托。
把臂惬同志,痛饮恋狂药。
脩竹何萧萧,微风箨已落。
故丛濯纤枝,碧影堕杯勺。
盘桓不能去,啸咏或间作。
管弦非所好,况乃灵鼍咢。
仰视飞鸟翔,醉眼空寥廓。
契此考槃趣,谢彼彯缨缚。
寄语道旁子,沈冥与尔各。
性本耽幽寂,自然爱丘园。
时复执道书,独坐当南轩。
清风池上来,有客閒叩门。
共坐竹林语,萧然酌一尊。
隔溪闻犬吠,杂以樵者言。
斜日返深巷,鸟雀林中喧。
出门忽自得,缓步忘远村。
归途殊眇眇,月白萝阴繁。
东南泽国半,往往饶异迹。
大海峙补陀,悬崖几千尺。
层波山震撼,断柎石苍赤。
明灭九点烟,超忽万里舶。
翻风鸷鸟退,近岸乱帆掷。
西方有圣人,东海乃其宅。
年来诏使至,幡幢飐岩石。
我亦飞渡来,流览感今昔。
摩挲薝卜花,四望晓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