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胡若思宾客》
《寄胡若思宾客》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乐静忘忧养性灵,豫章城外一茅亭。

窗涵南浦千寻碧,门对西山万叠青。

每羡林泉归倦翼,独怜江海尚浮萍。

已知安邑浑无累,犹有人求伏氏经。

(0)
鉴赏

此诗《寄胡若思宾客》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首联“乐静忘忧养性灵,豫章城外一茅亭”,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选择远离尘嚣的豫章城外,搭建了一座简朴的茅亭,以享受宁静生活,忘却忧愁,滋养心灵。这里“乐静”二字直接点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与追求,“忘忧”则体现了诗人希望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愿望。

颔联“窗涵南浦千寻碧,门对西山万叠青”,进一步描绘了茅亭周围的自然景色。南浦碧水千寻,映入窗内,西山绿树万叠,映入眼帘,展现了诗人眼中的一片宁静与和谐。这里的“涵”字生动地描绘了碧水倒映在窗户上的景象,“对”字则形象地表现了门与西山相对的场景,营造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

颈联“每羡林泉归倦翼,独怜江海尚浮萍”,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他羡慕倦鸟归林、鱼跃于渊的自由状态,同时也对漂泊不定的生活感到怜悯。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外界纷扰的鲜明感受。

尾联“已知安邑浑无累,犹有人求伏氏经”,诗人自述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安宁,不再为世俗所累,但仍然有人在寻求古代圣贤的智慧。这一方面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精神境界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他人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尊重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内心平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答空同子观射见赠之作

我骑白鼻蘖,君载青油车。

行行城南道,联翩走风沙。

停车下马对相揖,弯弓抽矢向西立。

一箭应手堕双翼,镝中飒飒悲风入。

天寒日暮侵征衣,侧身上马先尔归。

扬鞭径去不回首,黄云白雪昏霏霏。

(0)

送郑冠玉

我携白玉壶,招邀黄山客。

三年隔阔此登堂,笑我当时欠情别。

腰间锦带解龙泉,手持素扇秋月圆。

酒酣把扇求挥翰,扇上昔有张生所画南归之彩船。

风林飒沓坠霜露,烟涛微茫起汀鹭。

去者不去送者留,立向沙头如有诉。

我心把玩未肯休,恍惚欲动离人忧。

莫忧旧离乐新会,还见新会成离愁。

明朝我献《三都赋》,朔风吹雪燕山路。

君卧梁州旧酒垆,关山月苦看霜兔。

新离旧别俱莫歌,徒为劳心奈若何。

五云散彩凉芃入,且醉堂中金叵罗。

(0)

迎銮曲二十首和刘希尹之作·其六

孝陵重树紫金山,王气葱葱碧汉间。

灵殿本无荒草入,扫除霜露始应还。

(0)

贤隐寺宴别张子言限字

寺门缥缈对青云,云里钟声落涧闻。

白昼蛟龙时并见,青山麋鹿晚双群。

殿开碧雾千峰湿,窗挂香泉独树分。

明发长安万余里,落花尊酒暂留君。

(0)

芳树

芳树荣春日,萋萋盈后园。

绛房承露坼,素叶向风翻。

散影连云屋,吹香入网轩。

美人来已暮,零落复何言。

(0)

乙亥元日

元日狂歌倒竹樽,东风昨夜到柴门。

生逢盛世忧何事,家在青山道自尊。

残雪疏林开旧色,白沙细浪长新痕。

春来漫有沧洲兴,文䳵银鹚满钓䑳。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