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日衙斋客况闲,题诗为我解离颜。
莫嫌尺一书难达,青鸟犹能认故山。
永日衙斋客况闲,题诗为我解离颜。
莫嫌尺一书难达,青鸟犹能认故山。
这首明代何绛所作的《送颖斯侄孙作幕新宁》诗,以送别为主题,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对侄孙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前程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永日衙斋客况闲”,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衙斋中时间悠长,宾客稀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寂寥的氛围。接着,“题诗为我解离颜”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题诗来缓解离别的愁绪,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侄孙离去的不舍之情。
“莫嫌尺一书难达,青鸟犹能认故山”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尺一书指的是简短的信件,青鸟则是古代传说中传递信息的神鸟。诗人在此处巧妙地使用这两个元素,既表达了对侄孙书信沟通的期待,也寄托了对侄孙未来前程的祝愿,希望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像青鸟一样,找到归宿,不忘故土。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侄孙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
昔者先人住杭州,和靖祠前水东流。
弊庐与祠政相近,看梅吊古山之幽。
咸平梅花三百树,无复春风一树留。
荒烟野花开踯躅,落日林树啼鸺鹠。
黄昏娟娟里湖月,每为香影含孤愁。
长怀此花冰玉质,无言自足令人羞。
眼明波间双白鸥,亦复与世相沈浮。
不见梅花已悽怨,况闻笛声湖水头。
青山难消楚人恨,白发易感商声讴。
吾庐亦岂能自爱,种梅绕屋休嫌稠。
三十年间屡易主,归魂每梦花间游。
因观此图重叹息,万事何异水中沤?
知君断非充隐者,卜居梅花善自谋。
我亦漂零江海上,悠悠千古一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