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待诏金马门,方伎杂遝车盖繁。
黄生蔡子最绝出,高堂不奈笙歌諠。
庐陵老翁才五尺,盱母江头眼空碧。
相人岂不二子如,秋风夜雨归无宅。
长身博士老一簟,皋比那博儒生酸。
人生荣华无足梦,桃笙竹枕长阑干。
黄翁勿叹无家苦,华屋连云更何补。
蜀庄一日不百钱,炳炳幽光二十年。
忆昔待诏金马门,方伎杂遝车盖繁。
黄生蔡子最绝出,高堂不奈笙歌諠。
庐陵老翁才五尺,盱母江头眼空碧。
相人岂不二子如,秋风夜雨归无宅。
长身博士老一簟,皋比那博儒生酸。
人生荣华无足梦,桃笙竹枕长阑干。
黄翁勿叹无家苦,华屋连云更何补。
蜀庄一日不百钱,炳炳幽光二十年。
这首元代诗人胡长孺所作的《赠相士黄电目》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对相士黄电目的赞美与感慨。诗中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形象和境遇,展现了人生的荣华与困苦,以及对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提到黄电目曾待诏于金马门,与众多才艺人士共聚,场面繁华热闹。接着,诗人特别提到了黄生蔡子的出众才华,但即使如此,他们也难以避免高堂笙歌的喧闹。随后,诗人引入了“庐陵老翁”,一个身材矮小却目光深邃的人物,他站在江边,眼中仿佛能望穿碧波,引人深思。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观察者独特视角的赞赏。
接下来,诗人将话题转向了人生的荣华与梦想。他提到,人们在追求荣华富贵时往往忽略了生活的本质,就像那些在华丽屋宇中生活的人,他们的存在并不能真正填补内心的空虚。诗人以“桃笙竹枕”象征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强调了物质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平衡。
最后,诗人对黄电目表示了同情与理解。他指出,尽管黄电目可能面临无家可归的困境,但与其相比,豪华的居所并不能为人生带来真正的满足。诗人以蜀庄为例,说明了即使拥有财富,也无法保证幸福与安宁。通过这番对比,诗人传达了对简单生活与内在精神追求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思。它不仅赞美了黄电目独特的观察力,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已近江南煮酒天,单衣时节更重绵。
女郎斗草频呵手,老子看花剩耸肩。
归燕迎风帘外语,新鹅怯水岸间眠。
雪如柳絮絮如雪,醉眼难禁故放颠。
世短心徒长,日暮道更远。
偶荣匪运泰,骤落非命蹇。
王侯死无葬,将相谪不返。
贱穷齿秃缺,尚许啖粝饭。
配享宣尼庙,文学可商偃。
云何从祀庑,传注王郑混。
平生三万卷,晚节叶粪本。
外华已焉哉,袯襫谢公衮。
搜香索影夜凝神,楚些招还萼绿真。
月底似逢和靖老,风前恍见寿阳人。
清寒不类巫山梦,素艳全非洛浦尘。
尤物有灵生幻相,凭谁貌取补之春。